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先期試點的鎮村外,榮成市石島管理區還有5個街道、141個村也自發推行了垃圾分類,羣衆自覺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記者 楊正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早上5點半,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70多歲的老黨員王實子打開家門,拎着兩小桶垃圾,邁着不太利索的腿腳,慢悠悠地來到村中心的小廣場。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每日定時定點投放,與個人信用獎懲掛鉤,村民攢積分換福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垃圾分類,新時尚這樣養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 孫世超 通訊員 趙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也是農民羣衆的深切期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市把農村居住環境綜合整治作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重要指示要求的重要內容,紮實開展農村改廁提質、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垃圾分類處置、農村飲水安全攻堅、農村清潔供暖改善、村莊道路暢通、農村環境和家庭衛生整治七大專項行動,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更好滿足農村羣衆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如何將七大專項行動化爲創新思路和具體的實施路徑,各區市、部門、鎮村積極亮措施、比進展、賽成效,朝着讓羣衆滿意、百姓受益的目標,努力打造更加精緻、更加宜居、更富韻味的美麗鄉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xYQd7LmCAL5\"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攢積分換福利……垃圾分類,新時尚這樣養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石島管理區寧津街道東楮島村建起垃圾分類亭,工作人員正在轉運分類後的生活垃圾。 記者 楊正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早上5點半,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70多歲的老黨員王實子打開家門,拎着兩小桶垃圾,邁着不太利索的腿腳,慢悠悠地來到村中心的小廣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有兩個木質的垃圾分類房,裏面排列着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幾個大垃圾桶。此時,村黨支部書記王浩已經在這裏等了半個多小時,專門檢查村民的垃圾分類對不對,投放的垃圾桶準不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看,我今兒分得咋樣,這桶是家裏做飯、喫飯造的垃圾,這桶是掃院子掃出來的小磚頭塊、瓦塊和泥巴……”王實子將兩桶垃圾放在王浩跟前,等着他檢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錯,今兒再給你家記個優!”王浩說着將兩桶垃圾分別丟進“可燃”和“不可燃”兩個垃圾桶內。“連續1個月都是優,你家的信用積分可以再加1分,如果連續5次差,就得扣5分嘍!”王浩一邊說着,一邊在登記表上給王實子家記上一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趁着一天的暑熱還未正式“上線”,村民們已經早早起牀開門,收拾屋子,清掃庭院。“我們村扔垃圾都是定時定點的,早上5點到6點半,晚了就只能等第二天。”村民王銳拎着分類組合式垃圾桶出了家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八河孔家村,原先的公共垃圾箱早已不見蹤影,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個新型組合式垃圾桶。這種組合式垃圾桶分爲可燃垃圾桶和不可燃垃圾桶兩格,分別被標註爲綠色和灰色,桶身畫着簡單易懂的分類指導圖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榮成市,垃圾分類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而是正在全民推廣的民生實事。今年,省政府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爲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項目,並確定榮成市爲第一批試點市。榮成市在3個鎮街、152個村居、1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進行試點,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新機制,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目前,榮成市爲3個試點鎮配備了“紅藍灰綠”四色標識的分類垃圾桶7000多個,用戶分類垃圾桶3萬多組,並配備了可燃、不可燃垃圾運輸車和勾臂車,構建起高效的垃圾分運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才能讓羣衆聽得懂、做得好?榮成市組織村幹部和志願者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通過村大喇叭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話進行宣傳,讓村民瞭解、支持。八河孔家村還想出了新點子。村裏爲每戶配備一組小型戶用垃圾桶,村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村裏每天安排2名村“兩委”幹部或志願者,在集中投放點指導村民分類投放垃圾。爲強化制度約束,村“兩委”與每戶村民簽訂垃圾分類承諾書,將垃圾分類情況、集體發放的垃圾桶維護情況列入每日檢查考覈內容,結果與村級信用基金直接掛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攢積分、換福利,村民的積極性上來了,習慣也逐步養成。就在上個月底,因爲在清潔家園、垃圾分類等方面信用積分達標夠檔,王實子還從村委領了5斤雞蛋和兩瓶醬油:“腿腳不利索,我也堅持天天去送垃圾,這是好事兒,我們都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先期試點的鎮村外,榮成市石島管理區還有5個街道、141個村也自發推行了垃圾分類,羣衆自覺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據榮成市住建局環衛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半年,將繼續購置一批設備設施,8月底前在全市全面推開,建立垃圾分類“收、運、處”制度體系,用剛性制度倒逼習慣養成。\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15767465710439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