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問題是影響地方發展的一大不穩定因素。要想解決好這一難題,就要走到羣衆中去,切實瞭解羣衆訴求,對症施策,才能解決好羣衆難題。”雒保廷是呂梁市離石區濱河街道的黨工委書記,任職4年,多次處理信訪難題,讓他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濱河街道地處呂梁市城區中心地帶,是呂梁市、離石區兩級黨委、政府駐地,居住人口近12萬,曾一度是全區的信訪大戶。近日,我報“楓橋經驗基層記者行”採訪小分隊前往離石區濱河街道,實地探訪這裏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帶來的新變化。

楓橋經驗·生根|信訪問題難解決?不存在的!

依法辦事

合理訴求解決到位

2014年前後,隨着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濱河街道的村礦矛盾、幹羣矛盾、土地糾紛等問題不斷激增。雒保廷到任後,組織街道辦黨工委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好做法,並按照實際情況,提出了“三到位一處理”的工作原則,將目光着眼於減少矛盾存量、遏制增量,建成了集信訪接待、多元調解、普法宣傳、社區矯正、法律服務、心理諮詢爲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配備了9名專職調解人員,每天有一名街道領導坐鎮接待羣衆。

王家莊村地理位置優越,可是橫跨在村中的一條水渠成了村民們多年來的心病,由於缺乏管理,附近村民的生活垃圾隨意傾倒,讓這條水渠常年散發着惡臭,臨近的村民苦不堪言。接到羣衆反映後,雒保廷帶領街道幹部多次前往王家莊村進行調研,並很快與省水利廳專家取得了聯繫,拿出了整治黑臭污水的具體方案。目前,王家莊村的污水渠已經變成了觀光水道。看着村容村貌的鉅變,村民們真心感謝濱河街道黨工委爲大家辦的好事、實事,還向本報記者發出邀請:“等草木茂盛了一定要再來一趟,那會這裏就有北方小江南的韻味了。”

就是這樣的一件件實事,爲濱河街道辦贏得了民心。在日常服務工作中,濱河街道辦對來訪人員堅持對症施策,需要法律服務的進行法律告知;需要轉入司法程序的幫助其代寫訴狀,導入審判機關;需要心理疏導的由專業的心理師進行開導;需要調解的進入“濱彬有禮”調解室,由專職調解員進行調解。通過努力,濱河街道已達到了矛盾不出街道、信訪案件存量持續下降、羣體上訪減少的目標。目前,濱河街道又將重心放在瞭解決存量矛盾上,爭取打造出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楓橋經驗·生根|信訪問題難解決?不存在的!

把問題解決在實處,是濱河街道爲民服務的宗旨。

文化紮根

不合理訴求教育到位

在日常工作中,雒保廷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訴求,一些訴求是合理合法的,而有一些訴求卻是違反規定,甚至是非法的。通過和羣衆的交流,雒保廷認識到提升教育水平,讓教育經常化,纔是引導羣衆合理、合法解決問題的捷徑。

在雒保廷的倡議下,濱河街道黨工委強化德治“春風化雨”的作用,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優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街道辦制定了《濱彬有禮文明公約》,並先後創建了“之江新語讀書會”和“濱彬有禮大講堂”兩個文化品牌,定期定時用文化的力量感染羣衆,潛移默化地用文化和法治的力量提升羣衆認識。

2017年,濱河街道還建成了80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整合了計劃生育、勞動保障、民政優撫、黨員服務、社區辦理六部門28項職能,並制定了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窗口人員行爲規範三項制度。考慮到老幼及特殊人羣的需求,便民服務中心還提供了一次性告知、全程代辦、上門服務、週六日預約、溫馨提醒五種服務,實現了羣衆辦事“最多跑一次”。

以點帶面

頂層設計推動和諧發展

除了濱河街道這樣的先進典型,離石區按照省市先行先試工作安排,着力打造、培育5個鄉鎮(街道)50個村(社區)典型,以點帶面推進“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2018年8月9日,離石區召開了全區學習推廣“楓橋經驗”動員大會,層層壓實各級責任,將推廣“楓橋經驗”作爲一把手工程來抓。按照“組織機構、人員、制度、場所、以案定補經費落實”以及“標牌、印章、標示、程度、制度、文書統一”的標準,離石區紮實開展標準化調解中心建設,依託綜治中心建設,實行村(社區)調委會與調解室一體化建設。截至目前,離石區共建成各級調委會230個,配備調解員655名。

同時,離石區還探索建立了“智慧調解”工作模式,管理人員使用“公務通”,調解員使用“調務通”,羣衆使用“公衆通”的雲服務平臺,支持矛盾糾紛動態採集、實時研判、預警分析,將“互聯網+”技術涵蓋矛盾糾紛調處的全過程。據統計,去年1月至9月,離石區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565件,調處成功1451件,成功率95%。

魏巍 李婧 溫濤/文

溫濤/圖

楓橋經驗·生根|信訪問題難解決?不存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