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網消息(記者 姜潔)“爲什麼快遞員沒經本人同意就將快遞送到驛站?”“我在家快遞爲啥不送貨上門?“ 這是不少人內心的疑惑。7月19日,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公佈了《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對智能快遞箱的使用做出規範,其中明確要求,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

未經同意快遞被代收?國家出政策了

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

現象:快遞送貨不溝通 直接將快件放置驛站或投遞櫃

無獨有偶,大連市民潘先生也在快遞員沒有事先溝通的情況下,短信被告知商品已放到快遞櫃,自行前往提取。“不是說放快遞櫃不好,投遞之前快遞員應該徵得我的同意才能放吧。”

解釋:快遞員回答爲何出現此種現象

那到底快遞該不該送貨上門?記者諮詢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快遞員,他表示快遞員確實應該送貨上門,如果要把快遞送到菜鳥驛站或智能快遞箱內,要提前與顧客溝通好,得到允許纔可以。

那爲何有收件人在沒有得到溝通的情況下,被“強制”短信取件?對記者提出的疑問,該快遞員解釋可能因現在包裹量太大,人手有限送不過來。“我們有送件量的任務,收入也和這些掛鉤,所以可能出現了私自送代簽點的情況,再是因爲代收點也能獲利也就願意接收包裹。”

調查:代收好不好?市民評價不一

記者走訪時發現,位於沙河口區某小區的一家菜鳥驛站內,每天能代收包裹百餘件。短短十分鐘內,提取快遞的市民就來了七八人。收件人憑放入驛站快遞生成的編碼到驛站提件,驛站工作人員根據編碼在相應區域找到快遞,從掃描快遞發貨單上的條碼,到覈對收件人姓名,再到收件人拿走快遞,一整個流程下來用了不到兩分鐘。

“這裏有專人看管,不方便收貨時把快件放這挺放心。”因有事隔了兩天才到驛站取件的李女士說。不過李先生卻不這麼認爲:“這大熱天的我爲了拿兩個快遞,來回得折騰半個小時,在家卻還得自己來取快遞。”

官方:不送貨到家 屬不規範操作

7月19日,國家郵政局官網公佈了《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包括包容相關企業共同發展、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規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保障智能快件箱寄遞安全等多方面內容。其中明確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此外,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

記者也採訪了我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快遞員不送貨上門屬於不規範操作,如果放在代收點或投遞櫃需要事先徵得收件人同意,以後將繼續對快遞企業出現的不規範操作進行教育與督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