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天藍水清滿目綠,一半山水一半城,最近走在錫城的大街小巷,藍天白雲盡收眼底,山環水潤心曠神怡。今年上半年,無錫市生態環境總體情況如何?昨天召開的半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例會公佈了詳細的“半年答卷”,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從備受關注的水、氣、土治理等方面,對無錫市生態環境“幸福感”進行了檢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響藍天保衛戰,我們迎來更多的藍天白雲。上半年,無錫市共完成關停散亂污企業1114家,1121個在建工地中952個安裝揚塵監測設備。“截至6月底,無錫PM2.5平均濃度44.6微克\u002F立方米,同比下降7.9%,濃度優於11個省內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71.8%,全省第三。”省生態環境廳第二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主任楊凱介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環境優劣同樣關乎人民羣衆幸福感。據瞭解,無錫市43個國省考斷面中,優Ⅲ斷面比例74.4%,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其中國考斷面優Ⅲ比例69.2%,同比上升19.2個百分點;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總體符合Ⅳ類水平。“7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13條主要出入湖河流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標準。”市政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無錫市41條黑臭水體已經從感官上消除了黑臭現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於大氣、水污染,土壤污染不易察覺,治理更難。據介紹,全市78個地塊納入疑似污染地塊名錄,覈實污染地塊爲18個,其中9個污染地塊已完成治理修復和效果評估。“江陰市秦望山應急焚燒處置項目(1萬噸\u002F年)已建成投運,宜興、惠山、新吳等一批固危廢處置設施有序推進。”市生態環境局人士表示,目前全市在建、擬建的危廢焚燒和填埋項目合計處置能力超過15萬噸\u002F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態環境治理,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無錫市‘江河碧空’藍天保衛四號行動現已啓動,7—9月將對境內長江、京杭運河等主要通航河道和港口大氣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主要爲碼頭揚塵整治、燃油污染防治、儲罐VOCs污染整治三方面。”市污染防治攻堅辦負責人表示,年底前,還將完成惠山水處理有限公司等5座污水處理廠擴建,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萬噸\u002F日,建成投運桃花山危廢填埋場二期等5個項目,確保危廢集中處置能力新增5萬噸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治污攻堅,任重道遠。“實現今年PM2.5濃度降幅、優良天數比率升幅繼續雙達標,下半年將着重在臭氧管控上下功夫。”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無錫市計劃出臺《無錫市企業環保信任保護原則實施方案》,擴大信任保護企業名單,對環保信任企業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實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政策,讓綠色企業真正受保護、得實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來源:\u003Cstrong\u003E無錫日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880724940231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