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元陽縣文化旅遊局傳習館館長何志科介紹,現在哈尼族年輕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甚至一些年輕人連哈尼話都不會說,更別說唱了,哈尼古歌的傳承出現了後繼乏人的局面,能系統傳唱《哈尼四季生產調》等和會跳樂作舞的藝人屈指可數,古歌舞的搶救、保護迫在眉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世界傾聽來自紅河的天籟之聲,這是千年梯田古老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一次完美蛻變。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hg5A3OK4BpE\" img_width=\"650\" img_height=\"440\" alt=\"讓世界傾聽天籟之聲——來自紅河哈尼梯田的特別報道(三)\"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片由哈尼梯田管理局提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5月1日,這是一個值得歷史銘刻的日子。《哈尼古歌》走出紅河,登上璀璨的國際舞臺,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驚豔亮相。此後半年時間,《哈尼古歌》完成了1000餘場演出,觀衆達100多萬人次,其中不乏意大利、芬蘭前總統,愛爾蘭總統等多國政要。《哈尼古歌》已成爲世博會上最受關注、最具特色、觀看人數最多的節目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世界傾聽來自紅河的天籟之聲,這是千年梯田古老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一次完美蛻變。而榮耀的背後,與我州致力於挖掘、整理以及搶救性保護哈尼古歌舞密不可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老祖宗的好東西不能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我聽說,在雲南哈尼稻田所在地,農村會唱《哈尼四季生產調》等古歌、會跳樂作舞的人越來越少。不能名爲搞現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東西弄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書記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哈尼古歌古舞傳承存在的問題和農耕文明逐漸消亡的現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保護傳承發展歷史文化重任在肩,我州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擲地有聲:“留住民族的根,守住文化的魂,千年的梯田文明決不能在我們手中消亡,一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原始說唱藝術“活化石”的哈尼哈巴是哈尼族最古老的歌,是誕生於梯田耕作過程中的最深邃的文化瑰寶,承載着這個民族最深刻的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元陽縣文化旅遊局傳習館館長何志科介紹,現在哈尼族年輕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甚至一些年輕人連哈尼話都不會說,更別說唱了,哈尼古歌的傳承出現了後繼乏人的局面,能系統傳唱《哈尼四季生產調》等和會跳樂作舞的藝人屈指可數,古歌舞的搶救、保護迫在眉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哈尼梯田申遺成功的喜悅中覺醒開始,圍繞着梯田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腳步就從未停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入哈尼族聚集較多的元陽、綠春、紅河、金平等地,尋找哈尼族古稀老藝人,憑藉口傳心記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和哈尼族古歌、古舞,進行挖掘整理;遠赴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等地,收集在國內失傳、國外尚有流傳的哈尼古老民俗和傳統歌舞;組織採風,將哈尼族保存較爲完整的《哈尼哈巴》《哈尼四季生產調》《哈尼多聲部》以及樂作舞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在元陽、綠春、紅河、金平等地建立民族文化傳習館,並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讓哈尼古歌永續流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次時間與藝術之間的激烈競逐。搶救性挖掘保護爲哈尼文化的留存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令人欣慰的是,隨着《哈尼古歌》在世界舞臺的成功巡演,原生態的哈尼歌舞逐漸被世人關注,當地哈尼族羣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正在復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強勢迴歸,承擔起守護千年梯田文明的重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讓“活態文化”成爲常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哈尼族先祖們沒有文字可依賴,一直靠口傳心授,代代相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建昌從小跟着父親學習哈尼哈巴,現在,他已是家裏的第四代莫批,並且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說,哈尼古歌古舞傳承保護的關鍵因素是人。現在年輕人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能潛心學習四季生產調的哈尼人鳳毛麟角,好多村子已經出現了傳承斷代現象,對此,他很擔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非遺文化不能只是檔案上的傳承,而應讓它們成爲現代人生活中能夠直接感受的鮮活生命,真正地實現活態傳承。哈尼古歌古舞要突出就地保護、活態保護,讓哈尼古歌古舞迴歸其本位,再次成爲哈尼族同胞的一種勞作狀態、生活常態。”紅河哈尼梯田世界遺產管理局局長朱布紅這樣解讀哈尼古歌古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參加米蘭駐演的哈尼族姑娘龍美蘭是2006年開始系統學習哈尼古歌古舞的,雖然過程很艱苦,但她依然堅持了下來。她興奮地告訴記者,能把《哈尼古歌》唱到世界舞臺,是她人生最大的榮耀。同時,她希望通過自己和同事們的努力,來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先祖文化保護傳承的隊伍中來,共同守護精神家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多樣化傳播手段激發了民族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全州上下傳承發展歷史文化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3月30日,哈尼歷史文化博物館在哈尼梯田小鎮開館,哈尼文化又多了一個傳承的載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月6日,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哈尼族八聲部民歌演唱人才培養開班儀式在紅河學院學生活動中心舉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圍繞梯田保護傳承的培訓在紅河縣開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綠春、金平、建水也就哈尼古歌古舞開設了傳習館、培訓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名家講座、傳承人“活態教學”、學員模唱、田野體驗、舞臺實踐、彙報演出等,形式多元、內涵豐富的傳承活動如火如荼,吸引了更多的哈尼族年輕人加入其中。此外,紅河學院還專門成立了國際哈尼研究中心、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紅河流域樂作舞研究中心等,爲民族文化研究傳承保護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拿出一定的經費用於各級傳承人的經費補貼。僅以元陽縣爲例,國家級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2萬元,省級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0.8萬元,州級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0.2萬元,縣級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500元至1000元,有效調動了文化傳承的積極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承不會止步,保護仍在繼續。以哈尼古歌爲代表的“活態文化”正向着常態化良性發展,千年梯田文明伴隨着我州自信自如的開放姿態,彰顯出薪火傳承、生生不息、繁榮興盛的生動景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楊會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5214385941550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