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煙往事吹不散,在腦子裏已風乾

編者按我一直覺得我表弟歌喉好,好於很多歌星。所以,說他是“廚師裏的歌星”並不爲過。今天我才發現,他真實的身份,其實是歌星裏的作家……

曾經有一對新生兒的父母問我:要給寶寶拍出好照片,非要請攝影師嗎?我告訴他們:“最好的攝影師其實是你們自己,因爲只有你們和孩子形影不離。”

是的,他們能看到攝影師看不見的瞬間,這就無可匹敵。我表弟也看到了廚師們不爲人所知的瞬間。

而且,厲害的是,別人的文字流於字面,他的文字,一躍就到了傳神的境界。今天隆重推出這篇,建議不要臨睡前看,容易笑到失眠。

文字原創/ 一笑而過

做紅案廚師蠻辛苦的。最簡單的,一鍋菜40斤,顛來倒去拿捏火候地燒好,就很費勁,況且,是整天重複這樣的工作……辛苦都已被歲月吹散,工作中的快樂都是自找的。我們的快樂基本來自隔壁——白案。

白案房裏清一色的娘子軍。我學廚那會年紀輕、玩心重,和師兄弟們把娘子軍分成三類:小丫頭、小阿姨、老阿姨。我們給她們起了代號:“坦克裝甲師”。因爲,長期坐着包點心,她們臀部的噸位都是“尼米茲級核動力”的……

紅案小夥沒事就喜歡跑隔壁去“學術交流”,繞着小丫頭們周圍獻殷勤:遞空籠,幫着挖餡心,再幫着包幾個包子。

其實,重點在有一茬沒一茬地說閒話,間或夾帶幾個葷段子。邊說還邊觀察小丫頭們的反應,要是小丫頭們臉紅帶笑,那就說得更來勁了,整個白案廚房裏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

老阿姨們搭不上話,早就嫌煩了,看到紅案小傢伙說得來勁,互遞一個眼神,幾個阿姨斷其後路,按倒就扒褲子,甚至在重要部位撒上一大把麪粉……在鬨笑中,紅案小夥提着褲子,狼狽地逃回紅案。

俗話說“樂極生悲”,一點也沒錯。有一回,白案燙菜的小丫頭只顧着和紅案小夥打情罵俏了,忘記把燙好的蔬菜過涼,整框蔬菜都發了黃。

小丫頭慌了,急得團團轉。紅案小夥急中生智,給出了高招:在餡心裏加了綠色色素。哇,那餡心頓時油光翠綠的!一籠籠“新鮮”的菜包被推向了前臺……

“嘭!”白案廚房門不知道被誰一腳踹開,一個個子不高、頂着一頭白髮的小老太太,叉腰在門口放聲大罵:“誰做的包子?給我站出來!老孃喫了大半輩子的包子,還沒把牙喫綠過!出來!”。

當班經理聽到動靜,趕緊衝過來賠不是,點頭作揖的,掏了一百塊賠早飯錢不說,還送了老太太兩盒點心禮包,才平息了老太太的怒火……經理轉身放話:“當事人來我辦公室!”。

一行人出了廚房,整個廚房發出了殺豬般的笑聲。

新人進店,發配“邊疆”是慣例,我被派到了餚肉加工車間。那地方苦得不要不要的,每天凌晨三點起牀,頂着鵝毛大雪上班,拿起冰冷的廚刀,開始一天的玩命。

第一步是“開蹄子”,也就是豬蹄去骨,每人一天開蹄子基數是一百二十個。高手開一個蹄子差不多要十幾秒,要做到骨不帶肉,肉不帶骨,豬皮完整不破。

我們用的是揚州產的前切後砍的包鋼刀,由於太忙也沒時間磨刀,我們都是用磨刀石來蕩刀,蕩一下開幾個,蕩一下開幾個,不到七八天,就能用廢一把刀。

一幫廚子磨刀霍霍,豬蹄冒着寒氣,廚師頭上冒着熱氣,一片煙霧繚繞,場面是相當的壯觀。

馬不停蹄地開完蹄子,所有人又兵分兩路:一撥人忙着給豬蹄去毛清洗,擦硝鹽準備醃製;一撥人忙着翻缸,把昨天醃製的豬蹄,上下顛倒過來。

等豬蹄淖水清洗完,丟進可以游泳的大鍋老滷裏,燜上四個小時,這套忙下來已經到下午了。

片刻的休整,再次衝入“戰場”:左手漏勺,右手鉤,再把豬蹄小心翼翼地取出,鋪盤,壓制,定型,去油,澆滷,冷卻好,再送入冷菜冷庫……所有的忙完,天已擦黑,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直接倒頭就睡。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不,做菜也能碰到“靈異事件”。

這天不忙,幾桌散客點菜不多,就開了一爐練炒菜,白案更是悠閒,小丫頭們都跑來看楊小哥炒菜。

案板班長端來兩條活殺的鯽魚:“小楊,乾燒鯽魚!”只見小楊端鍋上火開始煎魚,一個瀟灑的翻鍋,引來了小丫頭們的驚呼,投來崇拜的眼光。

小楊看到有人讚許,開始上頭了:“來!來!來!這叫前翻,這叫後翻,這叫側翻”。小楊還故意在鍋里加了點油:“看好了哈!天津大翻”……

只見,鍋裏的油脂與火“嘭”地哄起來,火與煙的配合天衣無縫,氣氛相當到位……當煙霧散去,炒鍋回到竈臺的那一刻,大家愣住了:魚沒了!

這可是七八雙眼睛看着的啊!竈臺裏、案板上、地上,甚至有人還掏了自己口袋,魚,就是找不到了……

楊小哥爲了挽回面子,居然告訴大家:“可能是竈王爺顯靈,把鯽魚喫了!”大家一陣鬨笑,不了了之。

到了月底,大掃除清理油煙機時,拆去排風百葉,有人看見排風電機上,齊刷刷地嵌着兩條鯽魚乾!

大家又發出了殺豬般的大笑:“楊小哥,你燒的魚,竈王爺不愛喫啊!哈哈”,小楊當時那臉,紅得像極了新鮮的豬肝。

“大煮乾絲”做不好?那是竅門沒摸到!|美食

“村上春樹”120元一斤,你還喫嗎?|美食

東方鹽湖城:食色鹽也|美食

文字原創

圖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