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來自《全職媽媽九千歲》的一段話,煽情卻寫實,這就是家庭、社會、職場於女性的現狀。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在產生,也越來越多的全職向半職轉化,越來越多的女性還是迴歸了職場,這是她們的自立自強,也是家庭和社會的歧想導致。

“中年全職太太好像永遠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場合了。我們是誰呢?我們什麼也不是,我們沒有單位,沒有職稱,沒有職務,沒有青春,而且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前程了。不怕你們笑話,有時我會突然衝出家門,走到地鐵站,從起點坐到終點,再坐回來,腦子裏一片空白……沒人的時候,我會在地庫裏突然崩潰,一個人坐在車裏嘩嘩流眼淚,我覺得我的一生都浪費了。我確定我不是神經過敏。”這是來自《全職媽媽九千歲》的一段話,煽情卻寫實,這就是家庭、社會、職場於女性的現狀!

當你去辦理各種業務,填寫各種單子,在職位一欄上小心翼翼填上全職媽媽時,工作人員給你換張寫好“無業”的單子,有點現實有點羞愧。

中國女性的就業率從2000年的68.2%下滑至2017年的58.9%,這意味着有更多女性最終回到了家庭。在全面二胎的政策背景下,這一數字還可能繼續下滑。全職媽媽,是一個需要我們破除刻板印象、重新認識的羣體。

前段時間,國內首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曝光,全職媽媽的焦慮指數位列第三,僅次於從事金融與互聯網工作的媽媽們。在所有媽媽焦慮的問題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孩子的健康、孩子的教育以及夫妻關係。而另一份數據表明,她們當中77%存在經濟壓力,66%擔心與社會脫節,50%畏懼自我價值的缺失,而這些心理壓力,她們並不知道如何排解。

一個親戚,一直到今年之前都是在世界500強,一個女生做着建築開發工作,一月能拿小几萬,公司管喫管住每天熬到一兩點。前段時間聯繫時已經辭職了,問爲什麼,要管孩子!在家附近點找了個工作內容輕鬆,時間充裕。說可以好好帶孩子了,但是說到工資還是有點落寞,畢竟落差有點大。

但我相信這個落寞是短暫的,孩子的成長、教育、生活會慢慢蠶食你以前奮鬥的意志,你的能力、你的精神力、你的想法都不如從前,當有一份誘人工作擺在你面前,或許是因爲能力不行,或許是因爲你不再願意過那種日子了!你意識不到的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已經徹底改變了!

太多人因爲孩子放棄了工作最好的年華,招聘職位上:不超過35歲女性!是職場對有孩子女性的一種小心規避;在要求女性情感付出同時還要有大量金錢產出,這是家庭和社會對女性的另類傷害……

我們有時候會很痛恨這樣的自己:照顧的了孩子滿足不了職場,職場上得意家庭上親疏,兩者不能兼顧必要損失一方,不論損失哪一方都會受到白眼謾罵和自己內心的煎熬。

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在產生,也越來越多的全職向半職轉化,越來越多的女性還是迴歸了職場,這是她們的自立自強,也是家庭和社會的歧想導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