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日前,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前民族教研工作坊扶貧送教活動。來自全國民族地區學前教研工作坊的十餘名專家、園長和教師,來到海拔3600米以上的藏區囊謙縣,開啓送教之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送教第一天,工作坊專家團隊在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特級教師江莉的組織下,針對囊謙縣辦園不規範、教育質量低等問題,從改變支持幼兒學習遊戲的活動區環境入手,開展了現場體驗式教研和操作式培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囊謙縣幼兒園的教師和專家一道,重新合理利用活動室空間,開始了環境創設。在共同探尋方法與學習實踐中,教師成了環境創設的實踐主體,班級空間成了共同教研的活動現場,大家邊做邊研,在實際操作中深入理解環境的教育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兩天時間,具有教育價值、遊戲材料豐富的環境創設實例展現在大家面前,改變了原來桌椅+板凳+黑板的活動室格局。教師在親身經歷、實際操作中理解了“環境即教育、環境即課程”的理念。有的教師在談體會時說:“孩子們特別喜歡這樣的環境,玩具是幼兒的教科書,遊戲纔是幼兒的學習方式。當孩子們來到活動區,好奇、喜悅洋溢在臉上時,我感覺自己也很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送教活動,大家還積極響應垃圾分類的號召,以“倡導垃圾分類、推動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的新風尚爲主線,開展了系列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連市甘井子區教育局幼兒園以“垃圾分類箱製作”爲內容,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講座與垃圾分類體驗活動,組織了“花的小城”環保材料繪畫活動,將空空的幼兒園走廊變成了孩子們塗鴉、遊戲的場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方劍橋國際教育集團示範展示了“垃圾分類”教育活動,孩子們在用紅、藍、綠、黃色的垃圾箱進行垃圾分類的遊戲中,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與生活實踐應用技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海省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利用紙箱、易拉罐等廢舊材料,進行了“變廢爲寶”戶外體育材料製作與遊戲活動,當地教師、孩子及家長積極參與體驗,將活動推向高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專家指導環節,青海師範大學教授馬亞玲等4位工作坊專家,帶來了學前教育理念與政策、幼兒園高效管理策略、幼兒園本土文化課程構建、教育活動實施要點等內容的專業引領,打開了教師的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囊謙縣幼兒教師組織的“山羊媽媽和小山羊”語言教學活動中,工作坊專家組織教師同課異構,採用教學示範、亮點挖掘、問題剖析、解決策略、二次重構、梳理提升的“教研六部曲”,教師們受益匪淺。“我們在做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穫,這是一次看得懂、學得會的教研。”參與活動的教師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送教活動,不只是關注眼前的改變,更注重構建長遠發展機制。大連市甘井子區教育局幼兒園園長王秋霞與囊謙縣香達鎮第三幼兒園園長索南忠尕,共同簽署了結對幫扶協議,開啓了爲期三年的全方位幫扶活動。幫扶園園長王秋霞表態:“在未來的三年裏,我們將以開放的姿態、毫無保留的態度,分享管理智慧和教育成果,攜手共築幼教夢。”索南忠尕園長也表示要力爭科學規範辦園,爲囊謙縣的學前教育交出滿意的答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送教活動中,愛心企業還捐贈了課程資源、遊戲材料、活動區玩教具、塗鴉工具、飲水設備及遠程教學系統等,解決了幼兒園資源不足的難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後的送教活動,我們將直擊‘三區三州’教研力量薄弱、辦園質量低等問題,以‘三區三州’幼兒園科學發展範例建設項目爲抓手,通過全國民族地區學前教研工作坊示範案例指導,以點帶面推進‘三區三州’學前教育科學規範發展,在脫貧攻堅關鍵時刻發揮好民族教研的助力作用。”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民族教研指導處副處長張玲介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28日第1版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5114842650383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