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錢幣收藏一般分爲紙幣、金銀紀念幣和古錢幣三大類,而古錢幣中銀元一直是一大熱點。因爲銀元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同時,銀幣制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銀元品種存世量已稀少。近年來,中國傳統機制銀幣逐步走俏錢幣拍賣場,一些珍稀銀元備受追捧,成交價迭創新高。

近年來,那些退出流通市場的宣統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作爲錢幣收藏品的一員,已經成了收藏者眼中的“香餑餑”,其價值已遠遠超過其面值。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判斷,宣統元寶的收藏前景極爲可觀。

圖中爲房先生的廣東省造宣統元寶銀幣,錢幣正面珠圈中鑄滿漢文“宣統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環鑄“廣東省造”,下環鑄“庫平一錢四分四釐”。錢背的圖案爲蟠龍圖案,蟠龍龍紋清晰,鬚髮長飄,體態矯健,雕刻工藝鬼斧神匠,蟠龍猶如穿梭奔騰於雲霧波濤之中,顯得霸氣十足。蟠龍四周環英文:KWANG-TUNG PROVINCE(廣東省造),1 MACE AND 4.4 CANDAREENS(一錢四分四釐),左右各一十字星。此件藏品品相完好,形制規整,質地優良,字體筆法流暢,紋飾刻制工細。此種小面額銀幣存世量稀少,有不錯的收藏價值。

宣統元寶是清末幣制變革的產物,其規劃新穎,製造精巧,是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據瞭解,宣統年間的銀幣有着不同的版式,每個板式都有着自己獨特的藝術價值與文化符號,價值很可觀,將會有更輝煌的時期,具有很高收藏價值。房先生此枚宣統元寶機制工藝精湛,有自然的銀鏽,字體清晰,紋飾清楚,邊齒規整,品相完好,形制規整,質地優良,字體筆法流暢,紋飾刻制工細。此種錢幣存世量稀少,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宣統爲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年號。作爲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即位之初,清政府也不斷引進國外的造幣機器,生產錢幣。辛亥革命後,宣統帝退位,這意味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制的瓦解,而宣統元寶作爲清朝末年的最後的流通貨幣,它見證了中國舊社會的革新,同時也預示着中國將走向美好的未來。所以,由於其具有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

衆所周知,宣統帝登基幾年之後便因辛亥革命而宣佈退位,其在位的時間過短,也使宣統元寶而沒有進行大批量的生產,使其鑄幣量稀少,完整留存至今天的,非常不容易。如此具有歷史價值、研究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宣統元寶早已成爲收藏市場上的熱門藏品。陳先生此枚宣統元寶曆史意義特殊,不僅大氣美觀,而且獨具特色,憑藉着精湛的鑄幣技藝,清晰和諧的圖案紋理,成爲錢幣中比較珍貴的一種,值得收之藏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