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第二大保險市場

這幾年,保險成爲國家重視、政府支持的行業,與此同時,保險業也經受住了來自社會的考試,向國家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獲得了《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媒體的高度讚譽。

2017年保險業爲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4154萬億元,同比增長75%;3.66萬億保費收入、1.11萬億元賠付支出、16.75萬億總資產、806.94萬營銷員······

2018年,原保險保費收入38016.62億元,同比增長3.92%。保險業提供保險金額6897.04萬億元, 同比增長66.23%。賠款和給付支出12297.87億元,同比增長9.99%。一串串靚麗的數字鑄造了保險業2018年的輝煌。

此前發佈的保險業“新國十條”中明確提出,2020年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提高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到3500元/人,力爭2020年全國保費收入達到5.1萬億元的目標,讓保險廣泛服務於各個經濟領域。爲保險業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未來人人離不開保險

保險,只是一種規劃!一種提前的準備!因爲現在不買保險,將來會是你最愛的人的負擔。人活着,千萬別到有一天,成爲了別人的拖累。即便是兒女!留愛,別留債!

什麼人最希望購買重疾險?每個城市都有腫瘤醫院吧?裏邊的病人一定人人都希望購買鉅額的重疾保險——可是!他們不能買了!

什麼人最希望購買養老險?每個城市都有養老院吧?裏邊的阿公阿婆一定人人都希望擁有足額的養老保險——可是!他們也不能買了!

什麼人最希望購買意外險?每個城市都有事故發生吧?現場的遇難者及其親屬一定人人都希望有份意外保險——可是!他們也晚了 !

保險是什麼?保險不能讓我們不得病!保險不能讓我們不意外!保險不能讓我們不年老!但,最關鍵的是,它可以在我們一切都好的時候來到我們身邊,一旦風險發生,就立刻變成一大筆急用的現金,可能是10萬、可能是30萬、可能是更多……以便於我們得到最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幫助想想看:

意外時,醫藥治療費不夠時,是不是要你自己掏?

生病了,社保報不掉的部分就診費,是不是要你自己掏?

年老時,品質養老的成本,是不是要你自己掏?

人走了,維持生活的費用,是不是家人要自己掏?

更不幸的是,如果有房貸債務的,是不是也要你的家人從自己口袋裏掏?

如此棘手問題,怎樣解決?靠保險!所以,未來人人都離不開保險!

現在不準備好保險,將來沒人可憐你

馬雲說過,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未來趨勢的看法上:

  • 第一是看不見;
  • 第二是看不起;
  • 第三是看不懂;
  • 第四是來不及!

保險其實也是一樣:

別人在投保,你在偷笑;

別人在交保費,你在到處消費;

別人的保障越來越高,你的風險越來越高;

年齡大點,都住進了醫院。別人對醫生說:用好藥吧,多住幾天,我有保險!你卻暗自傷心。然後對醫生說:用一般的藥吧,早點出院,我沒有保險,沒地方報銷,家裏還要花錢,房貸還需要還!

別人幸福在養老,你靠兒女在養老。

這就是兩種對待保險不同態度的人的結果!

如果爺爺奶奶懂得保險,爸爸媽媽不會耗盡家財去給他們治病;

如果爸爸媽媽懂得保險,我們就不用擔心父母的醫療;

如果我們懂得保險,我們就不用給孩子增添負擔。

保險現在不準備將來沒人可憐你,當你:

  • 不幸被重疾纏身,心灰意冷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 家人生病,沒錢醫治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 子女上學,付不起費用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 事業遭遇寒冬,外債累累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 萬一提前離開,家人無依無靠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保險就是該買,沒有任何理由就該買。不要將現在身體好、沒錢、運氣好作爲自己不買保險的理由。”人永遠都不知道風險哪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只有充分的未雨綢繆,才能安心的度過每一天,才能讓自己和家人,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