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高菊 文圖)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洛陽欒川老君山景區推出的“一元午餐”爆紅網絡,一元錢可以喫到熱乎乎的一碗“糊塗面”、一個饅頭外加一根烤腸。遊客紛紛表示“一元午餐”既暖心又有良心,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質疑此舉乃景區的營銷炒作。

  對此,景區相關負責人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直言,類似“一元午餐”的回饋遊客的舉措,他們景區已經做了很多年,“一元午餐”去年起就已經在做了,雖然“輿論的不理解確實有些打擊積極性,但只要是對遊客有利的,我們還會繼續下去”。

  炒作也好,回饋遊客也罷,儘管有不同聲音,不多大多數網友都呼喚類似這樣的炒作“來的更猛烈些”。那麼,老君山景區的“一元午餐”到底能走多遠?相對很多景區動輒數倍於平常價格的飯菜,“景區平價飯”之路到底還有多遠?連日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事件:無人值守“一元午餐”爆紅網絡

  雖然這個黃金週陽光明媚,但海拔較高的洛陽老君山景區已經寒意盡顯,白天最高氣溫也才十幾度,這時如果能熱乎乎的喫頓飯,對遊客來說,肯定幸福感比平時喫頓大餐還要足。不過,這個願望景區想到了。在老君山景區一處空地上,擺着一張印有“一元午餐”的大圓盤桌,周圍擺放着數十張凳子。從國慶假期的第一天開始,老君山景區就隨即啓動了“一元午餐”,每日吸引數千位遊客前來就餐。

  時值中午,“一元午餐”打餐處排起了長龍,但售賣處記者並沒有見到收銀員,只有一個無人看管的收款箱,旁邊的牌子上寫着“無人值守,自覺投幣,自助找零”。

  現場等待就餐和正在就餐的遊客秩序井然,未見專人組織秩序,而遊客在喫完飯後都將一次性餐具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整個就餐現場高效有序。

  正在現場喫飯的張姓遊客告訴記者,他和家人來景區前也備了礦泉水和麪包,但他發現景區推出了“一元午餐”,全家立即每人買了一份。“我印象中景區的消費往往太高了,一桶方便麪最低也得十塊錢,像這樣平價的午餐感覺太實惠了,這頓飯喫得人幸福感爆棚。”張先生說,他非常希望其它地景區都能推出類似平價餐飲,這樣大家就更有旅遊的動力了。

  景區負責人徐雷告訴記者,“一元午餐”活動推出後,受到了遊客的極大歡迎。推出該活動前,考慮到各方面原因,他們最終選擇了無人值守的售賣模式。令他們沒想到的是:10月1日賣出1200份,收入1275元;10月2日,賣出2000份,收入2034元;10月3日,賣出2023份,收入2110元;10月4日,賣出5000份,收入5387元;10月5日,賣出5010份,收入5437元。也就是說,國慶前5天就已經賣出了15233份,收入16243元,統算下來還多收入了1010元。

  徐雷認爲,無人值守“一元午餐”的火爆銷售,一方面反映了遊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旅遊市場的充分發展,遊客素質的整體提高。

  初衷:想讓遊客喫口熱乎飯,類似活動已搞多年

  談起景區推出“一元午餐”的初衷,徐雷表示,“初衷很簡單,由於老君山海拔高,山上溫度低,我們就想着讓遊客喫口熱乎乎的飯。”

  徐雷說,由於他們製作“一元午餐”的食材,像玉米糝、麪條等都是從周邊農戶那裏收購的,每天投入的三名廚師和六名服務員也是景區自己的工作人員,因此總體成本並不高,所以售賣一元儘管略有虧損,不過虧損也不多。更重要的是,既可以服務遊客,還可以帶動周邊貧困農戶脫貧。

  至於爲什麼定價一元?徐雷說,一是爲了防止有人浪費,二是讓遊客感覺這是在消費,更有尊嚴。其實類似這種低價或免費向遊客提供餐飲的活動,老君山已經持續多年。徐雷回顧稱,在2015年國慶黃金週期間,他們搞過免費喫麪條,隨後端午節期間景區還搞過免費喫糉子、槲(音hu)角、中秋月餅、玉米、核桃和板栗等。

  “由於當初搞免費喫活動時,遭遇了一些人浪費食物的情況,所有我們才設立了一元的消費門檻。”徐雷說,“一元午餐”活動,他們在去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已經搞過一次,只是由於當時趕上連陰雨,只在當年10月5日搞了一天,反響不錯,所以今年就接着做了。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儘管只收一元,但是對於餐飲質量,景區卻十分重視。爲了保證食品衛生,老君山景區一方面選擇使用了一次性餐具,另一方面還邀請了當地食藥監部門進行全程監督。

  景區:輿論不理解確實打擊積極性,但仍會繼續下去

  隨着假期的推進,老君山“一元午餐”事件隨即快速火爆各大網絡和朋友圈,引來全國遊客、網友的一致關注熱議。人民日報官微、南方都市報等各大媒體也紛紛對此進行關注報道。

  很多網友評價“一元午餐”說:良心景區!暖心之舉,爲景區點贊!

  有的則曬出了自己的無奈:剛在景區買了一份68元的炒飯!

  也有一少部分網友對此提出質疑:這是景區的營銷炒作,不必太在意。不過,質疑的論調剛出現,就有網友回懟:就算是炒作,那就讓這種炒作來得更猛烈些!

  景區現場遊客又有什麼反應呢?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說:“出門旅遊,我們不比年輕人,餓了喝一些礦泉水喫一些麪包,我們最希望的還是能有一口熱飯喫。特別是老君山海拔很高,原來想着有飯也肯定很貴,沒想到今年碰上了一元午餐,這真是讓遊客心裏舒坦。”

  “沒想到景區裏還有一元餐,太意外了,去過那麼多地方旅遊,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暖心的景區。”來自山西的遊客佟女士說,這件事充滿了正能量,這種事情必須給點贊。

  針對網友和遊客對“一元午餐”的熱議,徐雷稱,遊客的點贊和需求是他們做下去的最大動力。不過對於營銷炒作的質疑,徐雷也直言,感覺多少有些委屈,“輿論的不理解確實有些打擊積極性,但只要是對遊客有利的,我們還會繼續下去”。

  “如果我們是炒作,搞一次就行了,沒必要這樣年年搞嘛!”徐雷說。

  延伸:平價飯映射景區服務

  關於“一元平價午餐”的影響,記者採訪了洛陽的其他景區,重渡溝風景區總經理劉海鋒說:“老君山爲滯留遊客準備飯菜是優質服務行爲,欒川也是優質旅遊的受益者,每個景區都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暖心服務,比如重渡溝景區針對遊客較多進出車輛排隊的情況及時採取智慧景區應用,旅遊旺季對所有農家賓館進行最高限價,對旅遊購物出現問題進行雙倍賠付等。今年,重渡溝提出了“做有溫度的景區”的發展目標,以遊客爲本,不斷升級服務,做誠信而有溫度的景區。

  今年暑假期間,欒川縣和嵩縣聯合推出高速免費活動,嵩縣白雲山景區還推出了一元門票活動,新安縣黛眉山景區推出的免費“千家宴”活動,都是旅遊景區貼心服務的延伸。嵩縣某景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說:“一元午餐看似是炒作,其實帶來的效果是良好循環的,景區服務做到一定程度就會覺得平價飯很平常了。”

  洛陽市欒川縣旅工委主任孫欣欣說,“一元午餐”的事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實實在在的服務,不是炒作,景區經常爲遊客提供貼心服務,比如2014年的景區道士下山送飯,今年高速免費期間,老君山還從對口幫扶的貧困戶家中買來玉米煮熟了送給遊客,下雨天爲遊客送雨衣等等,景區始終站在遊客服務的角度做服務,體現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神。孫欣欣還說,老君山景區的行爲是文明旅遊的創舉,“一元午餐”現場井然有序,彰顯了遊客文明素質提升。他說,下一步,欒川縣將引導其他景區推廣更多遊客爲本、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欒川的風景美,欒川最美的風景是人情美。”孫欣欣說。

  專家:打破壟斷思維 平價飯蘊含大思路

  對於老君山景區推出的“一元午餐”一事,記者採訪了洛陽社會學者安鋒和洛陽師範學院國土與旅遊學院副教授顏文華。

  安鋒他認爲“一元午餐”打破了旅遊景點餐飲暴利的現狀,這也是這件事產生爭議的根本原因。他說,“一元午餐”顯然是景區的一種賠本賺吆喝行爲,這和欒川這兩年暑期進行的“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活動本質一樣,它們都是利用老百姓的口碑提升傳播效果,達到廣告目的。同時安鋒認爲這樣做並不算是譁衆取寵,因爲一方面景區舍小利賺大利,讓更多的人來到老君山,景區在其它旅遊業態上獲得了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景區提供了有質量和安全的食品,遊客也得到了實惠。安鋒希望藉助“一元午餐”事件,各個景區都能改變傳統的壟斷思維,讓景區服務和商品的價格迴歸合理區間,給老百姓提供更廉價的餐飲,因爲這是人們在旅遊時的剛需。其它景區應該看到,像老君山景區這樣打破行業陋習陳規,將會收割更多的收益紅利。

  安鋒期待未來旅遊行業的服務和商品價格更加親民,這樣將激發大衆的出遊熱情,促進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顏文華說,“一元午餐”是一種成功的產品重新組合的營銷行爲,也是一種綠色發展的行爲,這種行爲讓遊客感到很暖心,體現以人爲中心,提升遊客感知的表現。當前國家倡導優質旅遊,老君山景區的做法既滿足了遊客餐飲需求,又保護了景區環境,起到了示範作用,讓服務迴歸本身,讓旅遊迴歸本身,踐行了優質旅遊的思想。顏文華還說,洛陽作爲國家旅遊城市,其他景區也應該借鑑這種暖心的服務行爲,更多地關注遊客的綜合滿意度,體現我們國家發展優質旅遊的思路。

  (編輯:實習生 卜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