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正值全國第五個“中國烈士紀念日”之際,來自上海精武體育總會的1000餘名會員相聚於龍華烈士陵園。他們集體身穿素色整潔的服裝,佩戴精武會員徽章,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下,共同緬懷、紀念先烈,瞻仰先烈光輝事蹟,凸顯了精武人“喫水不忘挖井人”、“國慶不忘祭先烈”的情懷。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的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爲中國烈士紀念日。今天,我們精武千位同伴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龍華烈士陵園,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緬懷精武先賢。”到今年,這已經是全國第五個“中國烈士紀念日”,而上海精武體育總會也是第三年組織會員前去參加祭掃。

一百多年前,霍元甲應邀到上海打擂,嚇跑西洋大力士奧皮音,名震天下,並在陳其美、農勁蓀等人幫助下在上海創辦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以“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爲宗旨。在龍華烈士陵園紀念碑前,1000餘名精武會員莊嚴、凝重地參加了祭掃儀式並向紀念碑敬獻花籃,隨後參觀了烈士紀念館。

“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學習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捨生取義,爲中華名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革命先烈永遠活在精武人的心中,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副會長薛海榮主持了本次祭掃儀式,他認爲烈士紀念日設立的意義不僅在於提醒我們時刻銘記革命烈士們的犧牲、付出和他們無私的精神。更要將烈士們捨生取義,民族大義這些被稱爲“中華民族的脊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爲祖國的繁榮安定而奮鬥。

現場除了許多年長的精武會員外,還能看到不少學齡段的精武會員前來參加祭掃。雖然稚嫩的少年兒童也許還無法真正理解這座烈士紀念碑的含義,但薛海榮相信,這樣莊嚴肅穆的儀式將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顆即將發芽的種子。

精武烈士:棄體從戎的符保盧

符保盧(1914-1943),又名符保陸,吉林省濱江縣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著名的田徑運動員,擅長撐竿跳高,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個進入複賽的運動員。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當時,侵華日軍組建“滿洲國”代表團參賽,招致舉國憤怒。南京國民政府臨時決定組建一支69人的代表團參加奧運會,其中包括上海精武體育總會的符保盧、陳寶球、翁康廷三人。爲振國威,中華體育協進會還委託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一支國術表演隊赴會表演。來自精武會的符保盧突出重圍,晉級了撐竿跳高的決賽,成爲了中國選手晉級奧運會決賽圈的第一人。

隨着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許多體育界的有志之士選擇棄體從戎,符保盧作爲其中之一毅然參加了空軍,於1937年,在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二期驅逐機組畢業,此後任空軍第四大隊少尉三級飛行員。

抗戰老飛行員方守義先生是歸國的印尼華僑,他與符保盧曾在1938年初一起共事。方老先生介紹說:“和他在一起的很多事情已經記不得了,但印象最深的還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簡單的一個小包、瘦高但結實的身材、剪得很短的頭髮。後來我們分在一組,熟悉後才知道他曾是奧運選手,戰友們都覺得奇怪,他那麼有名氣,爲何還要來和我們一起從事這風險極大的工作。他不是那種很健談的人,平時話語不多,但一說話就有分量,屬於不說則已,言出必行的男人。和他共事很快樂,因爲他比我們都年長几歲,生活中也很知道照顧我們這些比他小的。”

符保盧是第一批留學美國的學生,高級班接受P-39戰機訓練,受訓畢業返國後,其被派任空軍第四大隊,飛美新P-66型戰機。那時,正好美國十四航空隊成立,航空委員會應陳納德將軍要求,派中國飛行員前往支持,符保盧等共有二十四位飛行員,被派往美十四航空隊服務,符保盧被派往二十三大隊七十六中隊服務,但不幸在接受P-40戰機訓練時失事殉職。

每年的9月18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內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前都會聚集很多人,他們來這裏緬懷那些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中爲國捐軀的空中驕子。符保盧的名字也鐫刻在大理石石碑上。1938年,符保盧所在的中國空軍和援華的蘇聯、美國空軍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爲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勳。

從有組織到自發參加

2016年的“中國烈士紀念日”,上海精武體育總會組織了第一次的會員祭掃活動,時至今年已經是連續進行第三次了。從最初由上海精武體育總會發起、組織,到現在不少會員自發參加,參加9月30日的活動已經成爲了許多精武人每年的“必修課”。

“我今年是第三年參加了,其實就算總會不組織我也會過來的,畢竟在國慶這個重大節日前的這個紀念日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於中華武術絕技——童子功的傳人,上海精武體育總會武術教練張世剛來說,每年和相熟的老夥伴們一起參加祭掃,已經成爲了國慶節前的一個“固定動作”了。“在剛到9月時,身邊的很多精武會員就會開始商量烈士紀念日當天的祭掃了,大家都會自發地來參加儀式。”此外,大多數的精武會員也會比較自覺地身着素色衣物,並統一佩戴精武會員的會徽,彰顯出上海精武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上海精武體育總會武術教練張世剛(左五)參加祭掃

國慶長假的到來,市民朋友們也都沉浸在享受假期的喜悅中。但張世剛認爲,國慶節作爲一個莊重的節日,更值得我們反思如今美好生活的由來。“俗話說有國纔有家,正是因爲有了革命先烈們血的付出,纔有如今我們安定美好的生活。”將國慶假日前的9月30日設定爲“中國烈士紀念日”,也有着讓我們“憶苦思甜”的特殊意義。

“精武體育總會帶領我們一起參加祭掃活動我覺得特別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緬懷先烈的機會,但現在年輕人羣體中對這個紀念日的認知度我覺得還是比較低。”張世剛舉了個例子,在自己參加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前,自己的兒子、孫子對9月30日是“中國烈士紀念日”的概念還比較模糊,而更多的年輕人則更是忽視了這個紀念日的存在,一心只考慮着如何歡度國慶假期。“其實如果在國慶長假前多組織大家參與紀念烈士的祭掃活動,回憶往昔的艱苦歲月,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價值觀的形成都會有很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只有“憶苦思甜”,才能顯得長假中的快樂更加珍貴。

耄耋之年堅持前往祭掃

在“中國烈士紀念日”當天前往祭掃的精武會員中,不少是較爲年長的老會員,今年已經81歲高齡的上海精武體育總會楊式太極拳教練章玲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出身於1937年的章玲從小跟隨楊式太極拳大師父鍾文先生習練武藝,從1949年至今練拳已經六十多年了。“這幾年我都會來參加精武會的祭掃儀式,今天比較可惜來晚了沒趕上。”因爲路上堵車的緣故,等到章玲老人趕到現場的時候儀式已經結束了。但她認爲儀式只是一個形式,只要心意到了纔是最重要的。

“就像烈士紀念日是爲了傳承烈士的精神一樣,我到現在還在堅持教拳,這也是我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耄耋之年的章玲認爲,只要每個人將民族文化中最好的一部分傳承下去,那麼我們的祖國將變得越來越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