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首批32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都是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地區,這也啓示我們,鄉村旅遊只有堅持“軟”“硬”兼施、“長”“短”結合,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爲鄉村振興服務。爲全面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去年曾聯合發佈《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從補齊鄉村設施建設短板、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產品和服務標準、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大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系統部署。

作者:尹貴龍

從城市到鄉村,人們嚮往的是鄉村特有的生活與味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鄉村振興戰略如火如荼推進的大背景下,發展鄉村旅遊成爲實現鄉村振興和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途徑。不少“最美鄉間小路”以其獨特的田園風光、文化風情成爲城裏人嚮往的“遠方”。許多地方的鄉村旅遊因此而風生水起,獲得了長足發展,日益成爲農村美、產業旺、農民富的重要途徑。7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包括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古北口村在內的320個村莊榜上有名。

良好的生態環境、淳樸的鄉風民俗、鄰里相望的田園生活是鄉村的重要旅遊資源。近年來,一些地區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實現了人居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一些地區湧現了度假、休閒、康養等業態,鄉村旅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還有的地方通過“旅遊扶貧”讓當地農民享受到巨大紅利,不少揹着鋤頭“看天喫飯”的貧困戶,如今舉着小旗子端起旅遊這個“金飯碗”。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次超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休閒農業成爲城市居民休閒、旅遊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爲鄉村產業的新亮點。《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遊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

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旅遊雖然是“潛力股”,但也存在着不少“短板”。例如,准入門檻較低,一哄而上,你搞我也搞;旅遊產品同質化、單一化,景觀城市化等現象十分嚴重,“千村一面”,缺少精品項目和獨創文化品牌;忽視長期的產業鏈打造,有“硬件”沒“遠見”;資金和人才短缺,有“前景”沒“錢砸”,有“人氣”沒“人才”,等等。爲全面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去年曾聯合發佈《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從補齊鄉村設施建設短板、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產品和服務標準、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大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系統部署。此次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首批32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都是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地區,這也啓示我們,鄉村旅遊只有堅持“軟”“硬”兼施、“長”“短”結合,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爲鄉村振興服務。

築好鄉村旅遊“小路”,鋪就鄉村振興“大道”。鄉村旅遊既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我國大約70%的旅遊資源分佈在鄉村,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開發潛力十分巨大。但是,鄉村旅遊涉及面廣、需要協調的部門多,操作起來難度大。這就需要各地把鄉村旅遊提質升級問題作爲政府工程、民生工程,將鄉村旅遊納入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以全國320個鄉村旅遊重點村爲樣板,以資源和市場爲導向,切實做好頂層設計,優化鄉村旅遊區域佈局,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用最美村景爲鄉村振興“拴心留人”、增光添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