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是蒙古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统全蒙,于公元1206年被推选为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曾发动多次对外战争,管控疆域西至黑海海滨,东包含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

随着蒙古的不断强盛,自身文化、宗教的落后愈发赶不上疆域开拓的速度,成吉思汗开始倡导宗教平等,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先进的文化。然而,成吉思汗在帝国传承制度上却优柔寡断,不仅想要选出最适宜的帝国接班人,还想坚守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

众所周知,中原王朝信奉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在皇室,嫡长子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一般都是当作储君来培养,而蒙古信奉的是“幼子守灶”传统,由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及社会地位,因此,承继汗位的往往是幼子。

尽管成吉思汗从政治稳定和个人才能方面考虑,三子窝阔台是最适宜继承汗位的人选,但又不肯摒弃影响蒙古人千百年的幼子情结。最后,晚年的成吉思汗决定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幼子拖雷掌控军队。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和拖雷两派势力斗得不可开交,拖雷倚仗着十万大军,迟迟不肯承认窝阔台的合法性,导致蒙古汗国空悬了两年的汗位,严重影响了帝国的统治与稳定。

在成吉思汗在位之际,幼子拖雷就展现出很高的军事天赋,曾率军横扫中亚地区,更是在攻金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窝阔台虽继承汗位,但形同虚设,真正掌控蒙古帝国大权的是拖雷,这不可能不引起兄长窝阔台的忌惮。

公元1232年,拖雷率军在河南三峰山战胜金军,尽歼金军精锐之后,随后返回蒙古草原,在九月却突然病死途中。史书上对此事记载很隐晦,但种种迹象都表明幕后黑手就是窝阔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