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不苦不涩不是茶。这些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想表面他的茶好。

爱茶之人,都想买到好茶。可小小茶叶文化深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鱼龙混杂的茶叶市场上,不仅茶叶产品可能出现假冒伪劣现象,茶老板的话术也可能让你身陷迷途。

1、“不苦不涩不是茶

这或许是忽悠指数最高的一句话。茶通常都会有苦涩味,但好的茶苦涩能化,并回甘回甜,越好的茶化得越快,回得越快。如果茶叶苦涩后不会回甘,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即“不能化”,就是劣质茶。消费者一定要警惕这句话。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2、“我这茶虽然香不好,但是韵好

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而香气是判断茶叶好坏的最基本标准,连香气都没有,还谈什么韵?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3、“茶没有好坏的,适合就好”、“喝习惯就好了”

原本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却很容易被茶商利用来忽悠。茶商所说的“茶”是指各类茶,每个人的口味、体质、经济能力不一样,适合的茶也就有不同。对于个人而言,没有哪一种茶一定就最好,也许这个阶段你适合喝铁观音,另外个时段就是红茶比较适合你了。但就单指某一种茶而言,绝对是有好坏之分的,不然整个茶叶审评体系的基础就没有了。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4、“我认识×××茶叶大师”、“我是×××茶叶大师的亲戚”

这些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想表面他的茶好!你是卖茶,还是卖人情?你认得大师,不一定就懂茶,你是大师的亲戚,也不一定就懂茶!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5、“我这茶是纯天然的野生好茶”、“野生茶才是好茶”

茶叶是人工驯化的经济作物。小乔木、灌木类的茶树都是长期人工驯化的结果。没有人管理的野生茶,无肥力、无除虫除草等,茶叶生长未必就好,质量不一定有保证。何况谁有那么多时间去给你采野生茶,而且还量产?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6、“这个茶只有我家才有”、“你只有在我这里才喝得到这样的茶”

这句话严格意义上也未必是忽悠,可是“独有”不等于“好”;不能因为所谓“私房定制”的概念就漫天要价。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7、“茶农茶才是好茶

这个概念具有忽悠的成分,广大茶农的生产条件有限,没有完整的精制工艺,生产的毛茶未必就真的是好茶。不然要那么多设备和茶厂干嘛?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8、“现在不好喝吧,我这茶放上一段时间就好喝了”

这句话严格意义上来说未必是忽悠,普洱茶、白茶、岩茶、凤凰单枞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存放后,会变得好喝,或是因为陈化,或是因为退火。但是,绝对不是所有茶存放后就一定好喝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方法,对于普通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一次买太多,等存放效果出来后,再来判断是否信任该茶商。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9、这个茶一喝会上瘾的”

茶又不是鸦片,至于喝一次就戒不掉吗?至于说“喝习惯”这回事,刘姥姥习惯了一辈子喝苦茶,乍一喝老君眉,还觉得这茶不灵呢。

那些忽悠买茶的骗术,你中招了几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