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00fa71e134f4bda9d354e00f117363d\" img_width=\"771\" img_height=\"417\" alt=\"新疆發展簡史·節選4 新疆早期的文明交流是如此精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早記錄阿爾泰黃金的著作,爲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當時希臘學者對阿爾泰山地區地理、物產、居民,已有一定的瞭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熟知的、由新疆崑崙山區至內地的“玉石之路”,成爲古代新疆與祖國內地早期聯繫最具魅力的一道風景。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編者的話:當下,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愈來愈受世人關注,包括她遙遠的過去。新疆發展的歷史是紛繁複雜的,要把她講清楚,是不易的,而要在不太長的篇幅中描述她的面貌、釐清她的脈絡,並能讓一般讀者瞭解和認識她,就更不易了。本網連續刊發相關係列文章,試圖讓你在一篇篇不長的文字中,瞭解她的面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4db7558622543a5b70114b5c9911ca9\" img_width=\"681\" img_height=\"1712\" alt=\"新疆發展簡史·節選4 新疆早期的文明交流是如此精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對於古稱西域的新疆而言,既有來自東方的文明又有來自西方的文明。新疆地處歐亞腹地,必然成爲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今天,我們把連接東西方的通道,泛稱爲絲綢之路。作爲該路的要衝,新疆就必然成爲其最重要、最活躍的古代文明交匯區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新疆與東方:“玉石之路”、“絲綢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文字記載和考古來看,新疆與祖國內地發生的經濟和文化交往,不僅更早,而且更強。這主要受古代新疆和中原的生產力水平及其地理條件所決定。作爲人類四大文明起源地的中原大地,其影響周邊是必然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新疆與祖國內地的歷史文化聯繫,早在約4000年前的史前時代。傳說中原王朝第一個部族首領黃帝,曾與“西陵氏之女”嫘祖結爲夫妻。考古工作者發現,在新疆到處可見的細石器文化遺址中,有篦紋陶器、彩陶器、黑色彩陶等,都與中原大地有着共同的文化遺存特徵;所發現的淺紅色的珊瑚珠、海菊貝殼製作的飾物等,僅限於當時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而有文字記載和考古證明、並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石的東去和絲綢的西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熟知的、由新疆崑崙山區至內地的“玉石之路”,成爲古代新疆與祖國內地早期聯繫最具魅力的一道風景。今天甘肅省的玉門關之名,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成書於中國戰國時期的奇書《穆天子傳》,是一部最早的西域行記。傳說在4200多年前,西王母還“獻昭華之管(玉管樂器),以玉爲之。”當走進河南省安陽殷墟博物館,就會見到距今3200多年前商王武丁之妻婦好的隨葬品中,1200多件玉品中大多是新疆玉。其中3件玉雕是和田羊脂玉。在先秦史籍《山海經》中,還對今新疆葉城縣西南密爾岱山盛產玉石的情況做了記載。至今那裏還在開採玉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漢書》記載,大月氏(音:遇支)人因居住在祁連山與敦煌之間,崑崙玉石進入內地,必須經過月氏,因此,西域玉又稱爲“月氏玉”,還說它是寶貴之物,上乘的商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時,中原地區的絲綢、刺繡、銅鏡、漆器等物品不斷傳到西域。西域的良馬、牛羊、駱駝、毛皮等物品也運到了中原。在婦好墓中,就有西域部落向商王朝貢的地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根據考古資料,絲綢之路至新疆,應在距今4000年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新疆與西方: “黃金之路”、“絲綢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新疆和中亞、南亞地區毗鄰,與西方文化的聯繫亦很早。據史前文化考古發現的各種早期土陶罐,流行刻劃、壓印的幾何形紋飾,都與南西伯利亞地區文化關係極爲密切;還有帶柄銅鏡、權杖頭以及青銅技術,其祖源都在中亞、西亞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31291d3a7754c19b85d8fe120a6239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245\" alt=\"新疆發展簡史·節選4 新疆早期的文明交流是如此精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5年1月底,新疆阿爾泰山區青河縣牧民意外撿到7.85公斤狗頭金的新聞,一度成爲國內外輿論熱點。據研究表明,這是迄今爲止在新疆發現的最大一塊狗頭金。因蘊藏豐富的黃金而得名的阿爾泰山,位於新疆北部,並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相連。自古至今,淘金者絡繹不絕。根據傳說和文字記載,西方人來的似乎更早。與中國古代帝王貴族尚玉不同,西方貴族更重黃金。阿爾泰山的黃金,在距今2600年前,已成他們萬里尋求的目標。由此,也拓展了彼此更多的交往和聯繫。此路後來也被稱爲“黃金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現在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的歷史博物館,都能看到19世紀以來中亞草原不斷髮現古墓的黃金物品。在阿爾泰地區青河縣,發現過相類同的黃金牌飾,如鷹似鹿的頭、帶角、獸身,作騰飛狀;還有一種獅頭獅身,形象相當兇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00fa71e134f4bda9d354e00f117363d\" img_width=\"771\" img_height=\"417\" alt=\"新疆發展簡史·節選4 新疆早期的文明交流是如此精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早記錄阿爾泰黃金的著作,爲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當時希臘學者對阿爾泰山地區地理、物產、居民,已有一定的瞭解。傳說,在那裏居住着一個信奉“格里芬”神話的部落。他們控制、開採山區特別豐富的黃金礦藏,掌握着令人羨慕的黃金財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阿爾泰山不少地點的巖洞中發現過赭紅色彩繪,內容主要是以巫術祈求狩獵成功、部落人丁興旺。此繪畫形式和內容,與歐洲西部法國、西班牙一些舊石器時代的洞窟繪畫,頗有相通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新疆連接東西方:南北“絲綢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人類早期文明進步的生活中,需要通過遠途運輸來交換物品,而其最早的交通工具多爲駱駝和馬匹。儘管駝馬耐旱,可攀高,但人們更希望途經水草豐美之地和行地勢平坦之路。因此,更早的交通線一定是草原之路,繼而纔會出現連接綠洲、戈壁、沙漠的捷徑之路。新疆做爲亞洲腹地,地形西高東低,更早來到新疆大地的強勢東方文明,即與中原的農耕文明、及其北方的草原遊牧文明,就成爲歷史的必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中原、華北向北經內蒙古高原、向西就是北方草原絲路,蒙古高原以西,越過阿爾泰山,是哈薩克丘陵,再向西爲土蘭平原,沿阿姆河有許多綠洲,成爲這條絲路西行的主要保證。越過裏海,就進入到人口衆多、經濟發達的黑海、地中海沿岸。這條草原絲路後來長期存在,並形成了匈奴道、突厥道、回鶻道、蒙古道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甘肅河西走廊進入古代新疆,便是連接綠洲的絲綢之路。大致有兩條路分別至塔里木盆地的南北緣,再至帕米爾高原峽谷,由此連接中亞和南亞,再抵中東和歐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史記載,在距今3400年前後,商王朝強盛之時,“諸侯八澤而來者千八國”,其中除西域外,還有在蔥嶺以西500裏的“渠搜國”,也都經常到商朝京城朝賀。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曾帶了一個盛大的樂隊到中亞,將笙、簧、琴、瑟、竽、禽、獲、鍾、建鼓、建鍾、莞等十二種樂器帶到了中亞,其中笙、簧等樂器已被中亞古代民族所掌握。公元前663年,秦成公將女樂26人送給西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同樣在《穆天子傳》中還記載了周穆王西征犬戎,打通去西北的道路後,又帶領其部衆人馬,從京城出發,在犬戎人爲嚮導下,西渡黃河,經青海進入塔里木盆地南緣。在與西王母相會後東返時,周穆王沿着塔里木盆地北緣東歸。周穆王在會見西王母時,還送給其大批綢絹、白圭、玄壁。傳說中的西王母還在瑤池畔設宴招待周穆王,彼此還以詩相酬答。瑤池在今日何處,學術界沒有定論,這成了今天爭搶文化旅遊資源的趣事。如今在距烏魯木齊90公里的著名旅遊勝地天山天池,就建有西王母招待周穆王的亭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公元前770-206年),中原的絲織品大量西傳。1976-1978年,在修建南疆鐵路的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在挖掘古墓中出土文物裏,有一件風鳥紋刺繡,不論是絲本身,還是圖案,一目瞭然屬於中原地區的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僅如此,中原的絲綢還通過西域傳到了中亞以及歐洲。印度孔雀王朝時(公元前324-前187年)時,大臣商那自寫的《政論》一書,就記載了中國絲綢銷往印度的情況,以及印度商人將其遠銷歐洲的史實。那時,希臘人和羅馬人稱中國爲“賽里斯國”,即絲綢之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執筆:李德華 李紹先;註釋和參考資料部分在此省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下期標題:兩漢如何統一西域,又如何管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9462146274759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