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新湖南客戶端7月30日訊 在教壇辛勤耕耘了近30年的婁底市星星實驗學校李文英老師,用愛心與責任,譜寫了一曲當代人民教師的奉獻之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小渴望做一名教師的李文英,1996年終於夢想成真走上了教師工作崗位。在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李老師特別注重自身師德的修煉。作爲一名小學教師,她關愛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用教師的愛心、責任心滋潤着一顆顆幼小的心靈。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老師在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上勇於探索,成效卓著。2017年下學期從四(8)班轉入李老師任教的四(13)班的李南北同學的成長轉化便是其中成功的範例之一。這名“問題學生”愛與同學打架,經常不完成作業,求知慾不強,有厭學情緒等。李老師調查瞭解了這個孩子的基本情況:母親在俄羅斯開店,父親愛打牌,對孩子管教簡單粗暴。出於教師的責任心,李老師因材施教,制訂出一個完整的幫教計劃:一是加強同家長的溝通,爭取同他們形成教育合力;二是重新點燃他對學習的興趣;三是重塑他對自己的信心。李老師首先做通了這名學生母親的工作,爲了孩子的成長,建議她回到了孩子的身邊。有了家長的密切配合,孩子的轉化工作便好做多了。接着,把工作重點放在重塑孩子的自信心上。因爲自信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在接觸中,李老師不斷髮現這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熱愛運動,有一定的田徑運動天賦;堅持練毛筆字等。李老師開始從作業開始着手對他的養成教育。不懂的知識點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有一點點進步便進行表揚獎勵。課堂上爲他創設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從成功體驗中樹立起自信心。接着,李老師又從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養成上幫助他解決問題。讓他堅持獨立完成作業,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堅持及時糾錯等。堅持一學年後,李南北同學的數學成績從不及格,到及格,到穩定到80分以上。在上學期全校的奧數競賽中,還奪得了二等獎。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文英老師3歲時便失去了母愛,當時,母親在生弟弟時難產去世。上小學時,班主任老師給了她母愛般的關懷,溫暖了她苦澀的童年時光。自己當老師後,李老師自覺地傳承着自己老師的這份美德。1999年李老師家支助了6名貧困學生。其中澧縣道河鎮的小學生段麗萍同學母親因事故去世,父親又身有肢體殘疾。李老師不只是生活上母愛般的關心呵護,學習上給她幫扶輔導。一直幫助段麗萍同學上完了大學。現在,段麗萍同學也已成長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十年來,李老師對所有學困生利用業餘時間的輔導,從未收過一分錢報酬。對有困難的學生,總是熱情地幫扶。她用自己的默默奉獻,詮釋着一名普通教師的人生價值和高尚師德!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218101411845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