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一片片金黃的稻田,一粒粒豐碩的果實都是上天對勤勞者的饋贈。

秋天也是一個忙碌的季節,一輛輛來回穿梭的三輪車,一個個忙於奔波的身影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真實寫照。

內官營鎮右豐村四社的貧困戶王亞紅也在自家種植的甘藍地裏忙碌着,地裏一片綠油油的甘藍格外搶眼,顆顆長得飽滿瓷實,彷彿也在訴說着豐收的喜悅。

地邊上停靠的三輪車整裝待發,王亞紅一邊收拾一邊告訴我們,今年趕上了一個好光景,種植了6畝蔬菜,自家地4畝,又租了2畝,預計收入可達6萬餘元,抑制不住的高興露在臉上。

王亞紅,家裏5口人,妻子八年前離家出走,留下四歲的女兒和一歲半的兒子,年邁的父母已喪失了勞動力,家裏的負擔就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外出打工是他唯一的出路。

2015年5月24日,又一件不幸的事落在了他的頭上,在操作液壓機過程不慎將四個指頭軋斷,高額的治療費讓他不堪重負,加之家裏缺少勞動力,沒有收入來源,使他對脫貧失去了信心。我們幫扶隊得知此事後,在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的同時,還幫他辦理了精準扶貧貸款,給他減輕了不少負擔。

今年年初,他的指頭有所恢復,在父親和我們的再三鼓勵下,他重新振作起來,計劃種植幾畝蔬菜試試。種植蔬菜需要大量水灌溉,沒有水源他就挖掘蓄水池,山區的氣候比較寒冷,他就四處學習借鑑經驗。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他悉心照料下蔬菜長勢良好。他滿懷欣喜的說,今年的收入還清了借款,明年就能翻身了,以後的生活就越來越有奔頭了,從他眼中我們又一次看到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希望……

近年來,我們在狠抓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村上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鼓勵貧困戶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以產業增加收入,以產業促進脫貧,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作者:右豐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張宏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