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貴港市港北區農村交通建設成績喜人。圖爲快捷便利的交通網格。

田東縣芒果產業輻射帶動28個脫貧村,2.24萬人依靠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

圖爲德保縣那甲鎮餐甲村臍橙種植基地,當地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忙着採摘、分揀、搬運臍橙。

圖爲巴馬瑤族自治縣六能易地扶貧安置點。

圖爲貴港市港南區鄉村振興中藥材產業示範基地。

2022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圍繞“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要求,紮實推進鄉村系列立法,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全力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該局在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四條經驗和亮點:

(一)構建“快、準、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建立“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的工作模式,完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監測信息平臺(含APP)數據監測預警、農戶自主申報等自動化功能,實現防返貧監測發現快、認定快。在全區組建1.5萬名防止返貧監測信息員和3.15萬名防止返貧監測網格員隊伍,開發10大類103條“政策工具箱”,智能化推薦到戶到人幫扶措施,實現監測精準、幫扶精準。在全國率先出臺《鞏固脫貧成果和防返貧監測數據信息採集管理辦法》,建立可追溯備案電子臺賬,爲基層提供農戶已享受政策數據導入信息平臺,自動生成每戶幫扶措施政策“明白卡”,實現基礎數據、幫扶措施“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二)實施“四方共建”,推動就業幫扶車間高質量發展。堅持政府引建,對帶動脫貧戶、監測對象勞動力就業的幫扶車間,給予獎補優惠政策,幫助解決資金緊、用工難、訂單不足等問題。堅持企業領建,引導龍頭企業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在脫貧村建基地、拓市場,支持返鄉能人投資建設幫扶車間,帶動村民羣衆參與生產經營。堅持幫扶援建,藉助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動員廣東企業到脫貧地區建設就業幫扶車間,優先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堅持部門共建,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協同開展上門認定、提供政策、組織培訓等。通過“四方發力”,廣西全區實有就業幫扶車間4230家,吸納脫貧人口就近就業6.07萬人,幫扶車間數量及吸納就業人數均排全國前列。

(三)推行“一戶一冊一卡一人”機制,把幫扶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編制《廣西鞏固脫貧成果幫扶手冊》併發放到每戶脫貧戶、監測對象,組織63.8萬幫扶幹部定期入戶採集農戶家庭信息、宣傳惠民政策、落實幫扶措施等,並與農戶“雙簽字”確認。製作政策受益“明白卡”並上牆到脫貧戶、監測對象家中,列清楚、寫明白農戶應享受和已享受的幫扶政策,做到政策宣傳和政策享受“相互印證”。在每戶脫貧戶和監測對象中培育1名鞏固脫貧成果“明白人”,由幫扶幹部、駐村幹部等共同做好政策、成效宣傳解讀,讓農戶懂政策、明事理、知感恩。

(四)開展“換位沉底”專項行動,推動“四大優勢”下沉一線、助陣基層。組織自治區指揮部15個專責組和14個設區市,整合區市幹部力量優勢,每月用1至2周時間深入縣鄉,與基層幹部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利用區市熟悉政策優勢,結合“送訓下鄉”活動,與基層幹部一起梳理政策落實“漏項”,針對性開展培訓,幫助幹部喫透政策、落實到位;發揮各類資源優勢,對調研發現的短板弱項,協調自治區和各市安排資金、項目等各方面資源給予解決;藉助區市工作方法優勢,帶着縣鄉幹部一起幹、一起抓,既交給任務、也教會方法。通過“換位沉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開展督導服務,把鄉村振興工作抓得更深入,讓基層幹事創業更有勁。

(數據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