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老師生活照。

她叫張麗萍,媒體圈的同行們更願意叫她“萍姐”,萍姐既是一個普通的新聞工作者,又是一個敬老愛幼的楷模。她工作中的敬業精神與生活中對雙方父母的關愛,影響着她身邊的每一個人。

根植於生活的採訪風格

張麗萍出生在石家莊靈壽南營,也就是靈壽五嶽寨的所在地,一直在新聞一線工作。

自萍姐從事新聞工作以來,以其敏銳的新聞嗅覺,專注的敬業精神贏得了新聞行業內、外的高度認可,新聞記者因爲職業的原因,採訪人非常多,伴隨採訪也便認識了,於是在業內有一個說法,就是從業時間越長,認識的人越多。但是衡量張麗萍的從業經歷,用她採訪過的數量來衡量,就不切合實際了,應當問“有多少人正在期待接受她的採訪”。

採訪者從容自信,受訪者輕鬆自然,新聞稿件高雅,又植根生活,成張麗萍的新聞採訪特點。

敬愛雙方父母觸動身邊人

作爲一個新聞工作者,出差是經常的,萍姐也不例外,伴隨着採訪需要,也遊歷了國內的名山大川。但是近幾年來,每次萍姐外出採訪時總要自費帶上“家長”——自己的父母或者公婆,問及萍姐爲什麼非要帶家長時,萍姐這樣說:“我今年已經40歲,家中有兄長,父母也已經70多歲了。我們的新聞工作節奏比較緊張,我這個人一忙就停不下來,所以留給家人尤其是老人的時間越來越少,作爲孃家的女兒和婆家的兒媳,給雙方的老人是一樣的,爲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又不願意給工作拖後腿,所以對老人好一點。表面上看起來每次帶老人出行比較麻煩,但實際上比一個人出行心裏要輕鬆許多,踏實許多”。在萍姐的朋友圈裏,隨處可見她與雙方父母到旅遊勝地拍影留念的照片,和她之前一個人外出採訪的照片相比,笑得更加從容自信。

有一次打電話給萍姐,把受訪者的相關材料拿給她,問她位置在哪裏?她說她在某某診所。她的回答讓人疑惑:難道她病了?經瞭解才知道:她帶着公婆到鍼灸診所去看病。經過詢問才知道,萍姐特別珍惜這次就診機會,兩個月以前已經開始預約,但是這位中醫教授的病號已經排了很多。這次如願以償約到,公公的老寒腿和婆婆的肩周炎就有希望得到緩解。

張麗萍老師與父親在一起。

扶危救困幫助弱勢羣體

都知道媒體人富有同情心,經常幫助老百姓,萍姐就是一個典型的熱心腸。

近幾年來,河北石家莊這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談到城市建設就繞不開徵地和拆遷,而這些又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因爲憑藉親和力強,又富有愛心,所以老百姓特別願意和萍姐談心說話,家裏有什麼事情也願意和萍姐商量,希望可以得到萍姐的幫助。

面對這種事情,萍姐首先會告訴對方,要依法依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萍姐意識到老百姓的自身權益受到了侵害,她便會挺身而出,爲老百姓站臺,保護老百姓的自身權益不受侵害。也正是因爲這樣,萍姐的羣衆口碑特別好,他的個人電話也成爲了老百姓的知音電話、維權電話。

有一次萍姐,已經下班回家,但是接到了石家莊市橋東區一個羣衆打來的電話,在電話中給羣衆說自己家的院子裏被扔進十幾個灌滿小便和大便的玻璃瓶,玻璃瓶落到院子裏被摔的粉碎,大便和小便的臭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問及原因時,舉報人稱:該村設涉及到拆遷,負責拆遷的人員到他家和他談過很多次,但是因爲價錢問題沒有談攏,隨後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萍姐向舉報人要了拆遷負責人的電話,用自己的手機號徑自撥打過去,直接告訴拆遷負責人:不要覺得在人家院子裏扔糞便瓶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也不要覺得自己背後有開發商撐腰就耍橫,現在的科技手段十分發達,要想破案,根本不是難事兒。如果想把拆遷工作推進,還要依法依規辦事,賠償一定要到位,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合理賠償。如果老百姓要的多,他可以代爲做思想工作,但是如果用非法手段進行房屋拆遷,萍姐第一個不答應,也絕對會讓他們因爲自己的行爲受到法律的懲罰。

萍姐的一席話說到拆遷負責人啞口無言,在媒體圈的一打聽姐的爲人,拆遷負責人徹底敗下陣來,如數向拆遷戶兌現賠償。拆遷戶也特別感激萍姐的那個電話,給萍姐送了一幅書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錦旗。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最後問及萍姐,她的人生信條是什麼?她說:“我是一個家庭本位的人,這個家不是我一個人的家,是所有的家,家家戶戶的家,我希望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人,都過得平安快樂。談到人生信條,我沒有那麼高的理想,只是在做一些平凡的事,如果非要說一句的話,我特別喜歡陶華碧的一句話‘沒有戰鬥的人生,只是一口枯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