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關人士指出,爲科學有效地開展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提升乘客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市場監管部門應促成社會各方達成有效溝通,在多方共建共治下,進一步降低城市電梯運行的故障率,繼續探索電梯智慧救援,深入推廣電梯透明維保,推進電梯安全條例儘早出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及時排除電梯安全隱患,調和電梯事故帶來的基層治理矛盾,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將推廣電梯保險、鼓勵應用先進技術、新裝梯配備智慧電梯系統等內容列入法條。

"\u003Cp\u003E□ 實習生 王 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及高層建築的普及,電梯在人們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據權威統計,近15年我國每年新梯數量有超過15%的遞增,同時會有大量的老舊電梯需要大修、改造甚至更新,如何做好電梯安全管理,將成爲公共安全領域的工作難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長久以來,電梯安全管理都面臨所有權、使用管理權、技術管理權等權屬主體多,責任鏈條不清,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甚至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情況。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時互相推諉,傷者得不到及時救治,亡者得不到及時善後,家屬得不到及時安撫和賠償等情況影響社會安定和諧,因此杭州、廣州等多地的“電梯險”應運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及時排除電梯安全隱患,調和電梯事故帶來的基層治理矛盾,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將推廣電梯保險、鼓勵應用先進技術、新裝梯配備智慧電梯系統等內容列入法條。《杭州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將遠程監測裝置作爲新裝電梯出廠標配,並搭建“96333”電梯智慧監管平臺,開展電梯實時風險監測、提前預警。同時,推行“電梯全生命週期保險”,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維保單位的維保質量進行監管,打造政府監管、市場運作、公衆參與的多元共建共治的管理模式。目前,《杭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已進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同爲電梯安全監管的踐行者,頒佈實施《廣東省電梯使用安全條例》。條例鼓勵電梯使用管理人投保特種設備公衆責任保險,確立使用管理人爲首負責任者,建立首負首賠制度,將電梯使用管理人、維保單位兩個主體法律責任構成責任鏈條,推動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在近兩年的多起事故中,電梯責任險爲快速救治傷者,穩定社會秩序起到重要支撐作用。2018年8月,廣州市某茶樓清潔工廖女士墜落電梯井道,全身多處骨折,傷勢嚴重。電梯責任險事故賠償處理中心調查認定,此次事故茶樓和維保單位共同負全責,根據《廣東省電梯責任保險統保示範產品保險條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建議電梯使用單位積極履行首負責任,支付醫療費用。而茶樓和電梯公司則相互推諉,表示此費用巨大難以預支。中心根據案情啓動重大案件墊付機制,墊付醫療費共計12萬元,並與各方進行溝通協調,最後爲廖女士爭取到21.3萬元的賠償,得到三方一致認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有效化解電梯事故各方矛盾的同時,電梯責任險的推行依然存在阻礙。第一,電梯的使用權和管理權不能清晰落實,責權不清。第二,業主方基於經濟因素,不願再購買責任保險。第三,電梯險不是國家強制保險,商業保險難以推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關人士指出,爲科學有效地開展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提升乘客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市場監管部門應促成社會各方達成有效溝通,在多方共建共治下,進一步降低城市電梯運行的故障率,繼續探索電梯智慧救援,深入推廣電梯透明維保,推進電梯安全條例儘早出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質量報》\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9278119693569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