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副鎮長是2013年來的大學生選調村官,畢業於985高校的法律專業,並且通過了司法考試。雖然隻身一人來到離家千里的地方工作,但是因爲踏實肯幹,又出身選調村官。所以工作三年後,就提拔了副鎮長。作爲全縣少有的90後副科級幹部,並且擔任班子成員滿2年,上級部門打算再次提拔劉副鎮長。因爲不管是論工作成績,還是論學歷和出身,劉副鎮長都有優勢。劉副鎮長雖然年輕,但是卻分管組織、扶貧、信訪等工作。然而,當所有人看好他的仕途時,他卻選擇了辭職。

爲何仕途前景如此光明,還是選擇離開,衆人一直疑惑不已。

臨走前,我們給他送別,幾個年輕人都喝酒不少,劉副鎮長酒後吐真言,自己之所以離開是因爲感覺一直很壓抑,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至於辭職後去哪裏,可能是律師事務所,也可能讀研究生,他自己也沒想好。

一、原來理想僅僅是理想

其實我明白他爲何如此糾結。先說他的理想,他當年考選調村官的理想很單純僅僅只想爲老百姓謀幸福,畢竟一直讀書並且學法律,所以知識分子那種修身期間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在他身上特別明顯。所以他分管的工作都會特別仔細和嚴格,只爲了公平公正。然而農村工作卻並不是這樣,不僅僅是你用心付出就能幹好的。這些年,劉副鎮長几乎天天在鄉鎮住,信訪維穩、低保問題、扶貧攻堅,自己分管的工作每一項都讓自己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自己雖然是副科級幹部,但是縣裏隨便來一個檢查的都讓自己大氣不敢喘,生怕考覈不好。

二、人累了總會想家。

第二點是離家太遠,時間久了難免會想家。雖然在這個鄉鎮待了五年,但是始終沒結婚,確切的說沒對象,雖然談了一個不過因爲自己工作太忙碌,還是分了。作爲家裏的獨生子,爸媽情況時常讓他牽掛,他知道自己父母性格,知道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生活大半輩子的地方來自己工作地方。

看看他,又看看我自己,我一直深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