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規劃,22個重點行業領域計劃設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每個行業領域都涉及幾萬億到十幾萬的產值規模,每個行業僅設立一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無疑是‘小馬拉大車’”。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建議,面向重點行業建設多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崔根良代表介紹,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肩負着凝聚創新力量、打造新型載體、支撐製造強國建設的重大國家使命,承載着解決我國製造業“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研發”並“實現首次商業化”戰略任務。崔根良代表表示,由於每個行業僅設立一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同時,創新中心的建設佈局又過於集中,缺乏行業之間創新活力的競爭和市場驅動,容易形成行業壟斷,非但不能發揮對行業應有的引領推動作用,反而會拖累行業的發展,甚至喪失創新發展機遇。

崔根良代表建議科學合理佈局,適當增加各個行業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審批數量。“國家級的創新中心就是要集中力量幹大事。中國製造面對的競爭對手是國際巨頭,未來每個行業都要培育出更多能夠代表中國,在國際上有絕對影響力的企業。”崔根良代表認爲,國家可選取每個產業或行業領域內三到五家領軍性企業分別作爲牽頭單位,並組織聯合相關企業組成股份制創新中心,採取市場化機制招聘人才及項目運營,在不同區域各自申報創建創新中心,形成技術創新相互競賽的氛圍,以創新驅動市場的競爭倒逼機制,持續提升製造業關鍵技術競爭力。

崔根良代表表示,在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運營與管理模式和機制上,要有創新的思維,一切要以創新爲導向,以引領行業發展爲前提,瞄準國內外行業技術發展前沿,形成由政府監管、由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價、定期公佈創新中心成果和市場應用效應的運作模式,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要突出創新的領域及特色,切忌大而全,要提倡一個大產業中必須有多家創新中心,分別聚焦每個領域,潛心聚焦創新,激發創新創造奇蹟。(蘇報融媒記者 朱琦/文 高明/攝/攝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