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在國慶節期間推出了國家集訓營的概念,將55名下屆世界盃預選賽的適齡球員集中在一起不參加聯賽且進行完全脫離俱樂部的訓練。很多人認爲這是一種倒退,其實中國足球本沒有路,走了很多路都行不通,這一次也沒準是一條路。

其實多數人的意見認爲,這是一種倒退,也有人認爲這是可以接受的。其實,首先要搞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認爲,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最重要,那就是一種倒退。因爲現在的足球俱樂部基本上99%都完全脫離了地方體育局。中超中甲序列中,有地方體育局股份的只有延邊富德和遼寧宏運兩家,地方體育局持股比例均沒有超過30%,也就是他們是小股東。職業聯賽開展起來了,相比較過去的體工隊,這是不是一種進步?過去足球運動員,完全靠國家投資,現在靠市場。哪一個更好?

中國的乒超聯賽辦得跟不存在一樣,可是人家成績好,對於他們往往都是讚揚聲一片。足球靠自己,靠市場變成了拜金典型。搞了職業化後,是不是能帶動國家隊整體水平提升?這在中國足球這裏現在變成了難題,所以有了現在重歸體工隊模式的一個改革。

新賽季乒超都已經開幕,官網還是去年的信息沒有更新 小編在這裏叫“改革”而不是叫“倒退”,意思就是要再討論哪一個重要的問題。足協這麼搞大集訓,實際上就一個目的,要成績,要世界盃出線。因爲職業化也出線不了,我們搞傳統的模式是不是也能成功呢?先不要說什麼倒退,如果以世界盃出線與否來說明足球工作是不是成功?這個方式就是嘗試的。職業化之前,我們就是這樣的集訓,不是也成功打進了1998年漢城奧運會決賽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