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UxmEYu2p2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作爲一名天主教徒,到了一座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天主堂,在堂裏靜心祈禱片刻,並記錄下這些不同風格的天主聖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上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是我居住的城市,分佈在各處的大大小小的天主堂,也記錄了上海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徐家彙 聖伊納爵主教座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Uy48Sb7G3W\"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夕陽下的徐家彙堂 By MI 9\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UyH2ntavlT\"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平日的教堂內 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UyVEd3ILur\"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2\"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過瞻禮掛堂彩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家彙地區原是明朝太子太保、東閣兼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徐光啓的出生地,農業種子實驗場,曾有三條河流(肇家浜,法華涇,蒲匯塘)交匯於此,故得名。利瑪竇神父及其最初的同事們,爲江南天主教會的建立打下了基礎。接替他在南京工作的羅如望神父,在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勸化了徐光啓,羅神父給他付了洗,聖名保祿。徐光啓是上海地區的第一位天主教友,1608年他邀請郭居敬神父到上海開教,他的本家便成了附近地區教會事業的發源地。不久,在這位著名閣老的影響下,有許多農民信奉了天主教,這就是我們上海許多美好會口的起源。至1663年(康熙二年)上海就有兩座教堂,六十六所小堂,約四萬名教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八世紀,中國天主教會經歷的諸多不幸(中西禮儀之爭,雍正及乾隆時期的宗教迫害,耶穌會的解散),使江南地區的教會事業陷入困境。傳信部於1840年(道光二十年)在江南教友多次的請願後,派遣耶穌會傳教士重回江南,至1848年(咸豐七年)耶穌會南格祿會長決定在徐家彙創辦一所住院,提供給神父們每年前來避靜及做歇夏。1851年(咸豐十年)初,一座與住院相稱的聖堂已必不可少了,於是決定興建一座正式的聖堂。由輔理修士範廷佐(1848年設計董家渡聖方濟各主教座堂)擬訂建築圖樣,羅禮思神父(1860年設計洋涇浜聖若瑟堂)監督營造了一座希臘式的教堂,奉聖依納爵·羅耀拉爲主保聖人。這座希臘式的教堂是上海地區第一座按西方建築式樣建造的教堂。自教堂建成後,徐家彙漸漸取代董家渡,成爲了江南教區的中心,建造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慈善設施(1847年建徐家彙藏書樓[現徐家彙藏書樓],1850年創聖依納爵公學[現徐匯中學],1870年聖母院從青浦遷來[現上海老站\u002F聖衣會院現爲上海電影製片廠],1864年創辦土山灣工藝院[現工藝美術學院],1867年創立博物院和崇德女學,1873年建天文臺[現上海氣象臺],1848年創立耶穌會大修院(神學院)[現徐彙區政府],1904年建啓明女中[現市四中學]等)。到19世紀末,附近教友日漸增多,僅能容納200餘人的老堂已不敷使用,教區決定籌建更大的教堂。1910年(宣統二年)新堂落,教堂規模宏大,裝飾華麗,被譽爲“遠東第一大教堂”,仍奉聖依納爵爲主保。老堂則劃歸聖依納爵公學使用,改稱聖母無原罪堂(1994年,老堂和主教府合拆新建主教公署大樓)。由此主教公署等教會機構都移至此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家彙天主堂由建築師陶特凡(W.M.DOWDALL)設計,法國上海建築公司先期於1896年開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1906年7月31日正式動工,耗時四年建設,1910年10月22日舉行落成典禮。聖堂坐西朝東,最寬處34米,進深84米,內高28米。磚木結構,佔地面積267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0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人。哥特式建築風格(強調垂直平面,是真正的挺立,教堂及尖頂似乎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睹其風采,眼要往上看,直至頂部),平面爲拉丁十字型。外牆清水紅磚砌築,四周尖拱窗有彩繪玻璃鑲嵌其中,牆基用青石,分間處置扶壁。教堂的東立面兩座對峙的鐘樓高達57米,內有兩口大鐘,頂上的一對十字架約有一噸重。立面中間由疊澀形成的多層拱券大門,玫瑰花窗及山牆組成,正門上方曾聳立着耶穌抱十字架的聖像。教堂內爲方磚地坪,花瓷鋪砌,頂脊呈尖拱狀。堂中有大小石柱64根,都是用金山石精刻細鑿。深長的主殿將進入者的目光和心靈引向遠端的正祭臺,正祭臺在教堂落成時是臨時的,1919年復活節前特地從巴黎運來一座精緻的祭臺安裝正中,費用由一位法國富孀捐獻。祭臺正中安置有聖依納爵及其他8位聖人像,雕刻精美,色彩鮮明。堂內還另有20座小祭臺。橫軸由南北耳堂組成,十字交叉點上方曾有一座鐘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革”中,教堂遭受災難性破壞,三座鐘樓尖頂被拆,所有彩繪玻璃窗全部被砸,歷經百年的宗教書籍和已被國務院定爲國家二級文物的木雕祭臺、聖像和絲織刺繡藝術品全部被拖到教堂前焚燬。奧地利產管風琴被拆成一堆廢銅爛鐵,教堂也成了果品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後,已是滿目蒼夷的大堂重新歸還上海教區。1982年教堂進行了大修,鐘樓勉強恢復,但原祭臺陳設及彩繪玻璃,管風琴等藝術珍品都無法再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今恢復了部分在“文革”期間遭損毀的祭臺,電子風琴取代了原有的著名管風琴,窗戶正在陸續裝上富有中國特色的彩色玻璃,使昔日“遠東第一大堂”的聖依那爵大堂重現光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堂歷經兩年多時間修繕,於2017年12月初結束,並於2017年12月16日重新啓用。(來源: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松江 佘山聖母進教之佑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Uyj47Qc5P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佘山聖母進教之佑大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BhCOqaEtQ\"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聖母進教之佑祭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BybFTaIS\"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聖母月中的堂彩\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CZEZYlwO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三聖亭--耶穌聖心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Cn6nI3Dk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三聖亭--聖母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D27bkid1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9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三聖亭--聖若瑟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VVAPtAqp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進教之佑牌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VpEBcOQu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上山小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佘山聖母大殿爲遠東第一大殿。該聖殿於公元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擴建,至1935年落成。聖殿長55米,大殿寬25米,耳殿部分寬35米,內設3000個席位,可容納4000名教友。1946年,被羅馬教廷封爲“乙級聖殿”;1947年,爲佘山聖母舉行加冕典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63年,鄂爾壁會長在佘山南坡買了一大塊山地,在山腰造了五間房子作爲年老患病的傳教士休養的地方,並委派衛德宣神父到佘山負責佈置神父住院,其中一間設有祭臺作爲小堂,爲住院神職人員進行宗教生活的場所。那時張樸橋就有很多教友喜歡到佘山神父住院的小堂裏參於彌撒,許多教外人士也站在窗口或擁在門口圍觀注視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宗教禮儀,他們對新來的神父也漸漸產生好感,希望在佘山山頂也能建造一所如他們在上海看到過的那樣壯麗的天主教堂,在整個江南地區,這個天主特別降福的聖地就這樣開始鋪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64年松江總鐸杜若蘭在山頂購地造了一隻六角亭,每邊長八尺高二丈,並有祭臺和聖龕,亭中供聖母像。從此,佘山就成爲山下教友熱愛的朝聖地。1868年3月1日,郎懷仁主教祝聖了小堂,並祝聖了聖母像,這尊聖母像是由一位中國輔理修士陸省三模仿巴黎“勝利之後聖母像”而繪製的,改稱爲“進教之佑聖母”;從此有“佘山聖母進教之佑”之稱,1868年5月24日,佘山來了數百名教友,小堂容納不下,只好搭起了篷帳舉行彌撒。當時發生了江南教案,因此教區會長谷振聲就向聖母許願,懇求保護教區及一切事業順利,如能化險爲夷,要建造大堂表示對聖母的感恩,是年9月谷會長向各位本堂神父發出公告,要求他們發動教友慷慨捐助、使還願大堂早日建成。這公告成爲全教區教友們發揚信德的巨大動力,在《佘山聖母朝聖記》一書中記述了許多表示敬愛聖母的動人事蹟,這裏暫且不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71年1月,大堂第一步建築工程開始了,但建築工作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把建築材料從平地運到山頂。但這些困難沒有動搖負責設計,施工的馬歷耀修士和全體工人的意志。1871年5月24日舉行了大堂奠基典禮,郎主教在露天帳篷下面舉行了有六千餘名教友參加的大禮彌撒。朝聖的教友們發揚 了“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都自告奮勇地投入義務勞動,把建築材料從平地搬到山頂。工程進展得順利,到1873年大堂落成,並從半山腰到山頂修築了一條寬闊的“之”字形的經摺路,每一拐彎處,樹立了一個約一米見方的苦路亭,共14處。4月15日郎主教祝聖了這座希臘式的十字形新堂。5月1日和24日,郎主教又重臨佘山,主持大禮,整個五月來佘山朝聖的教友絡繹不絕,從此佘山聖母就成爲教區的特別主保,是年五月被稱爲佘山歷史上第一個聖母月。頭幾年的5月1日和24日就有一萬到一萬五千的朝聖者,領聖體的人約有八千到一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教務事業的發展,每年來佘山朝聖的教友越來越多,原來教堂的規模與設施已經不能適應朝聖活動的需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07年在公拜苦路開始的地方建造了“耶穌山園祈禱像”到1925年5月又把山頂的希臘式大堂拆除新建二類大堂,翻造擴建時,由當時的姚宗李主教祝聖基地,教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葉肇昌領銜設計並參與施工。到1935年11月宣告峻工,由當時的主教惠濟良主持開殿大禮彌撒。大堂東西長56米,南北寬25米,頂高17米,背高22米,鐘樓高38米,內部結構以石爲主,外部砌以紅磚,頂上以碧綠的琉璃鋪成。鐘樓頂部圓穹上立一尊1.8噸重的“進教之佑聖母託小耶穌”的銅像。1946年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敕封此堂爲乙級聖殿因而獲得了“遠東第一大殿”之稱,1947年5月18日爲佘山聖母舉行加冕典禮,堪稱爲中國天主教著名的朝聖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年“文革”期間,大堂遭到嚴重破壞,鐘樓頂上的聖母託小耶穌的銅像被摧毀,全套彩色圖案玻璃窗被破壞無遺,經摺路上的十四次苦路像和耶穌山園祈禱像都被摧毀,其狀之慘不忍目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1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爲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決定把佘山天主堂歸還給教會,由天主教上海教區把山頂大殿修繕一新,1981年5月24日,上海教區張家樹主教到山頂大殿主持復殿大禮彌撒,參於典禮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共五千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佘山山頂大殿復殿到現在19年過去了,當初復殿時,原鐘樓頂上的聖母託小耶穌銅像已經不知去向,所以只好用一個鐵製的十字架安裝在鐘樓上。來佘山朝聖的所有神長教友對此都感到美中不足,都迫切希望聖母託小耶穌的銅像重新光臨到大殿鐘樓的頂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長教友的殷切期望終於實現了。在歡度2000禧年的日子裏,教區不惜任何代價鑄造了“進教之佑聖母託小耶穌”的銅像。4月18日,金魯賢主教祝聖了佘山山頂聖母像,5月1日舉行了 隆重的迎聖母儀式,並在山頂聖母大殿舉行感恩祭,成千上萬的教友感動的熱淚盈眶,端跪在聖母像前,把未來的一切託付給我們天上的慈母瑪利亞及聖子耶穌。(來源: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黃浦 洋涇浜聖若瑟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W47C1qGXG\" img_width=\"600\" img_height=\"9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WJ40IY9W6\"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川南路天主堂,又名“洋涇浜聖若瑟堂”,是上海租界中最早的一座教堂。始建於1860年,由葡萄牙人羅類思設計,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單鐘樓立面構圖,座西朝東,正立面有三扇大門。東西長48米,南北寬30米,鐘樓高約33米,鐘樓內原有四口大鐘,建築面積1146平方米,可容納一千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築風格,爲晚期羅馬式和哥特式的組合,磚混結構,內部用束柱和肋骨拱頂形式,窗戶均爲拱券,高大明亮,並以宗教題材的彩色玻璃所鑲嵌,目前在上海教區僅該教堂保留此特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歷史不同的時期,於教堂大門入口處,另建有聖洗小堂和追思小堂(原法國駐滬領事之愛女安葬於此)。1994年2月15日,被列爲上海市優秀建築保護單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66年,耶穌會士蘇念澄神父,任“洋涇浜聖若瑟堂”院長神父兼修會和教區總賬房主管,本堂因此成爲耶穌會和江南教區的經濟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00年,江南宗座代牧姚宗李主教,把主教公署遷至本堂。故該堂又成爲教區中心。1950年,上海教區的主教公署仍設於本堂。1960年,張家樹主教將主教公署遷至徐家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該教堂冒着危險,祕密保管了我國故宮博物院一大批極珍貴的文物,爲國家的文物事業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革期間,教堂部分設施和設備受到很大的破壞,1966年8月被關閉。1981年12月25日恢復並舉行了聖誕彌撒。後經教區一年的修繕,於1982年12月25日正式復堂。(來源: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松江 泰晤士小鎮聖神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WX2RiNlp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llIG9JnP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iPhone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m49wG93Q4\"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9年在泰晤士小鎮天主堂舉行的復活節前夕彌撒 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大學時,每週日騎車去佘山中山天主堂望彌撒,那時泰晤士小鎮堂已經建成但沒有使用,小鎮很漂亮,會經常去那裏看看。印象中以聖神命名的天主堂好像不多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崇明 天神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mIGP5hH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mYG48dPp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天神堂始建於1871年,位於上海市崇明區堡鎮鎮凱風村,奉聖彌額爾總領天神爲本堂主保。這也是崇明的骨灰堂,許多教友去世後骨灰都安放於此,每年追思已亡瞻禮和清明節會有很多教友來此爲先人奉獻彌撒,追思亡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閘北 勝利之後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Vmn4Db4LPl\"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79Gf4jSg2\"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閘北天主堂又名“勝利之後堂”,位於育嬰堂路289號,始建於1947年2月。當時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惠濟良委託鮑斯高慈幼會,在中興路937號(育嬰堂路口)購地10.191畝,用作建堂。1947年3月25日,落成開堂,取名勝利之後堂。教堂內設:母親會、孝女會、小天神會、母佑會、善終會、類思會等,並創辦了一德小學。學校招收天主教徒子女及附近居民子女入學,辦學經費靠教會籌措。由意大利籍神父帥意華任本堂神父,成爲北站、閘北和虹口等地教徒參加宗教活動的場所。1949年4月,教宗駐華公使黎培理主教蒞堂主禮。1949年7月,由意大利籍神父甘覺羣任本堂神父。1951年1月,鮑斯高瞻禮慶日三日敬禮,朱雪帆神父蒞堂主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放後,外籍神父相繼離境,改由中國神父擔任本堂神父。1951年起,政府實行教育與宗教分離,區政府於1953年接管一德小學,更名爲育嬰堂路小學。1956年,教堂房屋因颱風災害受損,在政府協助下迅速修復。1960年教堂撤銷,堂產由街道辦集體幼托事業,後轉給區集體事業管理局所屬工廠使用。1991年底,在區宗教民族事務局和區天主教愛國會協助下,進行復堂工作。1995年1月復堂,並更名爲閘北天主堂。因到教堂參與彌撒的教友日趨增多,1998年天主教上海教區房修組對聖堂內部進行了擴修。2005年,教區房修組又對教堂進行了全面的大修,重新安裝了電線和水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閘北天主堂自2002年起,恢復爲本堂區,高養宏神父爲恢復本堂區後的第一任本堂神父,2003年至今,由魏特選神父任本堂神父。天主教上海教區金魯賢主教於2000年5月到閘北天主堂視察了教務工作。天主教上海教區邢文之輔理主教於2006年10月到閘北天主堂巡視教務工作,並且爲教友施行了堅振聖事。目前,閘北天主堂有在冊教友四、五百人,平時主日天到教堂望彌撒的有近300教友,四大瞻禮時教堂里人會增加至400人左右。(來源: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浦東川沙 耶穌聖心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7WE2VwhGh\" img_width=\"600\" img_height=\"9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浦東新區川沙鎮耶穌聖心堂,原名爲川沙縣城廂鎮耶穌聖心堂,始建於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是在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法籍神父費致和來川沙城廂鎮,購得財神廟地基,擬建造天主堂,因故未成。後由繼任的法籍神父康治泰興工建成,定名爲耶穌主心堂(見川沙廳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教友日益衆多,本堂朱西滿神父捐贈經費白銀萬餘兩作擴充教堂之資,(1907年)由繼任法籍能神父經營建築,至宣統二年(1910年)改建落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後一段時間裏,川沙境內天主教發展迅速,原主心堂又嫌狹窄,凡逢大瞻禮日聖堂又難以容納衆多教友。川沙本堂神父黃重裳的親戚,海門鬱蘭生先生,發願獨資改建大堂,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5月24日行奠基禮,工程迅速,當年冬季竣工,12月10日舉行落成禮,並改名爲“耶穌聖心堂”,是日參加的教友來自四方,極一時之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聖心堂建築極爲宏麗,上下二層,堂內玻璃鑲有人物、花卉、文字,均向上海土山灣工藝學校定燒;苦路像十四處、祭壇三座,亦是該校定製,精工細雕,極爲華麗。正壇供奉耶穌聖心像,高八尺餘,披露赤心,拓開兩手,表示慈祥凱悌,胞與爲懷之意。左右祭壇分供聖母、若瑟手抱耶穌像二尊,均購自法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面悉鋪拼花磁磚,爲上海教堂所獨一。堂前鐘樓一座,懸大小銅鐘三隻,逢瞻禮之日,鐘聲嘹亮,聲聞數里,十分悅耳。整個工程,耗銀三萬餘兩(見民國川沙縣誌、主心堂落成紀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6年“文革”期間,天主堂內部設施遭到破壞,聖堂、附屋均被佔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2聖誕節重新向社會開放,恢復了宗教活動。當時,天主教上海教區李思德助理主教、金魯賢助理主教、市教務委員會副主任連國邦神父,佘山修院教務主任姚景星神父、蔡良申神父、葉廉清神父、張光復神父等都曾在城廂鎮聖心堂舉行過盛大的宗教儀式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上海教區主教和本堂神父的關心下,經過幾次維修,聖堂面貌煥然一新,該堂曾由李光啓神父、李永傑神父、陳增奇神父出任本堂神父。(來源: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無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月去了一次無錫,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巷子裏找到這座天主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里橋聖若瑟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7k24nOjR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7xHfMmdx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8C76zViAs\"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教宗方濟各爲無錫天主堂頒賜宗座遐福 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主教南京教區無錫三里橋天主堂是江蘇省內最大的天主教堂,早在1640年,意大利傳教士畢方濟( Fr. Francis Bill)就在現址上建起九間平房供來往神父居住,到1707年,在當地教會支持下建立起了一座小教堂。但後來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傳教活動停滯了一百餘年,教堂也被拆毀,直至1844年,在兩名法國傳教士的幫助下,教堂得以重修,1872年教堂原址擴建,並分別開辦了一所男子學校和女子學校,但在1891年,由於教會與政府之間爆發衝突,教堂與學校均遭焚燬。現有的三里橋天主堂是由法國神父彭安多(Fr. R.P. Tscchepe)在1892年重建,聖堂奉大聖若瑟爲主保,可容納2000多人,並同時建立起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文革期間,教堂被佔用作爲倉庫,教會其它建築均被挪作他用,1980年,教堂重新裝修開放,但原有的彩色玻璃、地磚。窗戶等均無法恢復。教堂具有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外牆青磚白縫,門窗爲哥特式,整體平面呈十字形。正面頂部豎立大十字架,下面有大理石一方,上刻陰文“天主堂”三個金字,爲書法家王致中遺墨。兩側有磚刻陽文白底金字對聯“萬有資生淵微莫測,一元默化浩蕩難名”,相傳爲清康熙帝所撰。2006年,教堂復建了62米高的鐘樓,雄偉的新鐘樓聳立在京杭運河畔,爲無錫的城市建設增添了風采。(來源:天主教在線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成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9月去了成都,每天早上教區主教都會在平安橋主教座堂的大教堂做彌撒。在這裏望了兩臺彌撒,感覺這座教堂的庭院真的很大,而且用四川話做彌撒也蠻有味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平安橋主教座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NqHRxIYMP\"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聖母無染原罪堂(大教堂)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O44ytVqx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聖母無染原罪堂內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OIGxCUyNw\"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耶穌聖心堂(小教堂)內部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OV9uKbiuY\"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Oi3OHLjg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教堂院門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市中心,天府廣場西北隅的西華門街 ( 原平安橋街 ) ,坐落着一座古樸典雅的拜佔廷式建築羣——平安橋天主堂,是天主教成都教區主教府所在地。平安橋天主堂佔地近 30 畝,建築面積 8508 平方米。 1897 年由法國籍駱書雅主教修建,從成都郊縣崇州、大邑、邛崍等地招集工匠,歷時 7 年竣工。 平安橋天主堂包括大小經堂、聖母無染原罪堂、主教公署。教堂成“十”字型,主教府成“束”字型,整個建築羣成“悚”字型,造型別致,古樸典雅。聖母無染原罪堂能容千餘人,小經堂專供主教、神父祭獻。四周走廊寬敞相通,108 根楠木廊柱氣勢恢宏,三道院內花園把主教堂和聖母無染原罪堂分成格式廊庭。四周兩層 104 套房間,分隔成客廳、餐廳、辦公區、宿舍。整個建築的梁、柱、門窗、地板全部採用從邛崍山脈採運來的楠木,用材考究,十分珍貴。教堂外圍仿古圍欄間隔的十二宗徒銅像臨街而立,更顯宗教文化特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百年來,平安橋天主堂雖經歷了戰亂和風雨侵蝕,仍保留了原有風貌。 1932 年川軍 ( 國民黨軍閥 ) 在此巷戰, 1933 年又遭受疊溪地震。 1939 年 6 月 1 日,日本飛機轟炸成都,投彈 10 餘枚,教堂中彈,大經堂左側房梁被炸斷,部分門窗損壞。(來源:天主教在線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張家巷天主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jrAwxQShG\"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地圖上標註,這裏有一座天主堂,但是騎着自行車來回幾趟也沒有找到,後來經過一片居住區和小巷子,才找到了被居民樓包圍着的這座天主堂。去的時候堂門沒有開,教堂一牆之隔是一所幼兒園,早晨院子裏擠滿了送孩子上學的家長。看了網上的介紹才知道,這裏原是法國領事館,1945年8月25日,法國駐成都領事署在張家巷39號正式設立,1949年改爲“法國領事館成都辦事處“。2004年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率領龐大的300多人的訪華團訪問的首站是成都,抵達成都後,雅克·希拉剋一行專程前往張家巷原法國駐成都總領館及張家巷天主教堂訪問憑弔,表達法國朝、野各方對成都這一歷史建築物的特別關注和重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清楚這座天主堂現在是否開放,也不知本堂主保名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舊州天主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kB4ygS9Y3\"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2\"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kP5JODIj5\"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49\"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看主祭臺的耶穌聖心像,應該是奉耶穌聖心爲本堂主保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kcH8XZrBB\"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讀經表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kqDRegOwZ\" img_width=\"561\" img_height=\"748\"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彌撒安排 By MI 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6月去了貴州黔東南的黃平縣,在舊州古鎮看到了這座天主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舊州古鎮東門口的天主教堂,總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正面的教堂亦稱迎經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建成,法式風格。堂西側建有兩層磚瓦結構房一棟共八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主教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法國籍的穆神甫到舊州傳入縣境,共有10餘名神甫曾到舊州傳教,共發展教徒130餘名。1949年後教堂活動冷落,上世紀50年代末被禁止,70年代末天主教活動又得發以恢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4年10月2日,紅軍長征先遣部隊紅六軍團攻佔舊州古鎮,紅六軍團司令部設天主教堂,軍團長肖克將軍在天主教堂內得到一張一平方米的法文版貴州地圖,令英國傳教土勃沙特翻譯,對紅-戰湘、鄂、黔、滇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勃沙特在雲南離開紅軍後,寫了一本書《神靈之手》最早宣傳紅軍長征。此堂與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結下了深厚情緣,是紅軍長征過黃平舊州的歷史見證。(來源:博雅文化旅遊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雲南省大理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聖三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zA63PRVFq\"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教堂外面的小路上,牆上寫着路標 By iPhone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zOEikQ0d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本土色彩濃厚的教堂外貌 By iPhone 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za3uswMr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堂內以藍色爲主色調,其他地方的教堂中很少見 By iPhone 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12月去了雲南,在大理古城找到了這座教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理天主堂位於大理古城新民路東,建於1930年,坐東向西,總9間,東西長36米,寬13米,總面積470平方米。抬梁式建築、重檐歇山頂,上下屋檐均用四跳偷心造斗拱挑檐,斗拱每間4垛,皆雕瑞獸爲飾,檐角飾鳳凰起翹。教堂部分爲7間,東爲祭臺,祀聖母像。西爲門樓,樓頂建有四角攢尖頂鐘樓,門樓仿白族民居建築,用多層米字斗拱挑檐,構件雕刻精緻。天主教堂採用了白族木構建築形式,具有中西結合的特點。(來源:百度百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安徽省池州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IWznJ1xWNn0\"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By MI 8 U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5月去了安徽,在池州市,晚上騎車找到了這座教堂,兩條大狗把門,沒有進去,網上也沒查到這座教堂的相關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還有一些照片散落在電腦和移動硬盤裏,有空再整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xTCMBDiHgZ7\" img_width=\"800\" img_height=\"340\" alt=\"「城市攝影」 手機中那些城市裏的天主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一座城市,一個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享你與城市的攝影故事,由此開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活動截止時間:2019 年 8 月 18 日\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996632848798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