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 83天

2018 年 10 月 19 日,四川一家火鍋店因煉製回收油重複利用被訴。

在一審判決中,火鍋店老闆、廚師及兩名服務員均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獲刑,火鍋店老闆還被判支付10 倍賠償金 67 萬餘元。

這起案件中備受關注的一點是,該火鍋店代理律師稱“老油”是巴蜀火鍋的技術傳承,回收油不能簡單等同“地溝油”,且該案中的回收油經檢測無禁止性物質。

這看似在理,卻站不住腳。

就算“老油”確實是巴蜀火鍋的技術傳承,但二次回收的“老油”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這樣的“技術傳承”也該予以拋棄。

正因如此,此次當地法院駁回這個理由,將其認定爲“地溝油”犯罪(即用廢棄油脂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溝油”生產、加工的油脂而作爲食用油銷售的行爲)。

這是一種警醒,也給了其他監管部門啓示——執法時當以法律爲準繩,不要被所謂的“技術傳承”之類的理由唬住。

“技術傳承”不能照單全收,有些沿襲已久的“技術傳承”已越過法律邊界,對此就應依法打擊。

說到底,不是所有的“技術傳承”都是好的,只有有利於公衆及社會發展的技術,纔是值得“傳承”的。

多角度·妙範本

範本角度 1   傳承要利於社會發展

對普通人而言,火鍋店的“老油”雖然與“地溝油”不易區分,但它依然是不健康的。

所謂“傳承”,指向的是對美好的事物,對社會發展有益處的事物,例如我國傳統優秀文化、一脈相傳的優秀技術等。

不健康的食物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哪怕的確是一種技術延續,但無疑與“傳承”的內涵背道而馳。“傳承”不應成爲假冒僞劣物品的遮羞布,更不是逃避懲罰的萬金油。

範本角度 2   傳承要受法律約束

四川資陽當地法院沒有被所謂的“技術傳承”唬住,將火鍋店煉製“老油”判定爲“地溝油”犯罪,這是一種警醒。事實上,我國日常生活中的違法“傳承”並不少見。

如人們一直以來用明礬作爲油條的膨鬆劑,現在明礬被證明會對人的骨骼和神經系統造成慢性損害。

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發現“技術傳承”不能照單全收,有些沿襲已久的“技術傳承”已越過法律邊界,對此,法律就應引導公衆正確地認識與選擇。

範本角度 3   傳承要重視常識普及

喫巴蜀火鍋要的就是“老油”,很多人盲聽盲信,被這個所謂的“地道”欺騙。

隨着社會時代的進步,食品安全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但依然存在部分人沉迷於所謂傳統之中,對真正的科學道理嗤之以鼻。不僅如此,對傳統的改變總是引起一些人擔憂。

春節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擔心沒有年味兒了;研究表明喫素有益健康,他們就反問古人的燕窩、冬蟲夏草都是糊弄人的嗎?可見,傳承也要有羣衆基礎,常識普及很重要。

考場押題

這則時事熱點素材,在當今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很具典型性。通過對此熱點事件的分析,我們可以辯證思考有關傳承的問題。

這則素材可以用來寫作 2018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器”,以對提煉老油這類不合法規技術的“傳承”,說明身爲匠人應堅持的原則。

考生可以提煉素材用於開頭,以其新鮮感吸引閱卷者,也可將其作爲例證材料,還可以直接表達觀點的形式展現素材,增強說服力。

備考外一則

春節放鞭炮可已矣

2018 年春節是新修訂的《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頒佈實施後的第一個春節。這個節日期間,北京空氣清新、環境整潔、城市安寧。

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發出感謝信,感謝全體市民對禁放新規的理解、支持和自覺遵守。“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作爲春節的一種文化敘事,燃放煙花爆竹確實有着悠久歷史。

可是今天,面對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且不說城市已經不太具備燃放煙花爆竹的條件與空間,就說對年味的維持也已經不需要煙花爆竹來實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