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亦真亦俠真名士,能歌能哭邁流俗!這句話是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得意弟子陳文統(即梁羽生)所寫,用在他最推崇的武俠人物張丹楓身上。同時這句話也爲金庸先生所欣賞,他在他的好朋友,香港第二大才子黃沾(代表作有:《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上海灘》、《中國心》等)和香港最好的散文家林燕妮的證婚詞上,用的也是這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80a5b5d9bb34920b1ae10126f091d5a\"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1024\" alt=\"對話王英奇:不斷進階升級的農資人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現如今,這樣的人很少了。俠,在這個時代,不被允許,就連“真”的人也很少。很幸運,這次在山東,遇到老朋友王英奇王總,在他身上,遇到了久違的“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真”是一種境界,在這個年代還能夠基本說真話的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27cbb5fe35b4a5b93fa07b44288a82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對話王英奇:不斷進階升級的農資人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談話一開始,王總就說:我一直在思考我們零售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產品?產品是廠家的,不是我們的,廠家想讓誰賣就能讓誰賣;員工?員工也不是我們的,現在這個年代,員工流動性特別強,雖然簽了勞動合同,但是人家想走,誰也攔不住,員工只能算是公司在事業上的一個合作人;客戶?客戶也不是我們的,是大家的,大家誰都可以去做,客戶也有選擇的權力,想選誰家的產品就可以選誰家的產品,一不高興就可以不跟你合作了;技術?技術也不是我們的,農藥使用技術,又不是開飛機、造火箭,不是啥高科技的東西,別人一學就會,不是啥有競爭力的東西;更不用說什麼模式啊、創新啊,這些都可以模仿,都可以複製,都不叫核心競爭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總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就是不斷進化升級,不斷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今年上半年賣了700多萬,比去年翻了一翻還多,你要是問我用了什麼新的方法,我可以告訴你們沒有,跟去年完全一樣,沒什麼特別的。你要問爲什麼?我們有個店長跟我的意見一樣:就是今年的工作幹得特別順心,特別愉快,爲什麼呢?因爲我們避免了很多多餘的動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正確的地方,做起來就順了,效率也高了。我們公司的員工今年主要就幹三件事:銷售、回訪和財務,這三件事幹好了,我們的今年的生意也就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王總說:套用行業的術話,這個叫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其實這個也不太準確,應該是正確的事情重複做,但是哪些事情是正確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多餘的呢?這需要一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過程,厚天前幾年的發展,我們以前探索的過程,最終幫助我們篩選出來了正確的事,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幹農資,千萬不要模仿,不是我怕你學會,而是你沒經過那個過程,篩選不出來哪些事情是真正正確的,有些你自己認爲是正確的,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幹事業,尤其得懂得敬畏,敬畏物質守恆定律,該付出的努力,一定得付出,走的捷徑,一定是要補回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dc3ac311b9041718236ea6900d079d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對話王英奇:不斷進階升級的農資人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王英奇總(右)和本刊記者(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王總說:今年,我說了一句話,叫“你地裏種的,我很在乎”,你肯定不信,覺得這句話就是句口號,擱以前我也不信,我也知道提出這種口號都是爲了宣傳,爲了賺更多的錢。但是這次我是真心的,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我們一個客戶,在我們這裏買了一千多塊錢的藥,由於他地裏設施的問題,影響了施用效果。客戶來找我,我就跟他說,我提出兩個解決方案;第一、我把錢退給你,你找別的人去買藥,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我想證明我的藥是真藥,是沒問題的,你去別人那裏買,也一樣治不住;第二個方案,我再給你配一次藥,你按我說的,把你的設施略作改善,再打一次,當然只有這一次,以後我不再管了。客戶選了第二個,回去一試,果然治住了,其實這個方案我是賠錢的,放在以前我也根本不幹這事,我又沒賣假藥,是客戶自己設施的問題。但是這次我是真的在踐行“你地裏種的,我真的很在乎”,我是站在幫他解決問題的角度上給他提供的方案,而不是站在爲了賺錢的角度上給他出方案,這就是思維角度的不同!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沒有失去這樣一個客戶,他會繼續跟我合作。我現在的想法就是:你有問題,我很難過,幫你解決問題之後,我們一起開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這裏,還重點提到一個問題,就是王總和我討論了賣農資是應該擇手段還是不擇手段。現在農資行業面臨的現實就是:爲了賣農資,除了嚴重違法亂紀的事情,其他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包括行業內某些企業用洗腦的辦法,讓農戶不停買他們的產品,王總認爲賣農資還是要擇手段的,除了一般的行業底限之外,還得有自己的底限,自己不認同的事情堅決不能做,做每一件事都會有因有果,不要做一些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王總還重點提到一點,就是要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王總說:任何人,任何企業,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不必諱疾忌醫,但是也不要把這些缺點和不足看的過於高了,只要這些缺點和不足不要成爲你事業的短板就行了,比如嚴格的自律,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我們要都做到了,那都成偉人了,所以應該坦然面對自己的優缺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後,我們提到農資零售整合這個問題,我問王總,農資行業會不會像其他行業出現一個全國性的零售組織?王總說: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目前很多條件都還不具備,我們只能邊幹邊看,等到條件允許了,應該會出現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9d5638c956b46c2ab0bd73291563f3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13\" alt=\"對話王英奇:不斷進階升級的農資人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個年代越來越難聽到真實的聲音,更別說遇到真實的人。這個年代,爲了宣傳,爲了銷售,很多人選擇了博眼球,誇大事情,說一些另類不招邊際的話。其實哪有什麼絕對的事情,真理都是很樸素,筆者就認爲,越高級的人,說話越真實。比如任正非他說,我家人就用蘋果,人家生態很好,這值得我們學習,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用手機的權力,你們千萬別拿這個對我進行道德綁架,那是你們的認識錯誤。還有褚時健,他說:我幹農業,就是把我管理工廠那一套用在農業上,讓每一個環節儘量可控。這些語言都很樸實,不那麼高大上,不那麼吹牛,但是經得起推敲,值得琢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以遇見真實的王英奇,和王英奇有一番真實的對話,心裏又有了很多值得推敲和思考的東西,真的很幸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微信聯繫:毛洪15136178601\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6568738861927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