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0IZZE4cUVeR\"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3\" alt=\"亳州市乡镇敬老院 让老人有“医”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利辛县城北镇大管敬老院,医生田俊峰正在给孙修敏(中)检查身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各自为政”,到卫生院托管敬老院,再到如今的敬老院隶属卫生院,我市不断探索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将全市141个敬老院交由乡镇卫生院管理,不仅理顺了关系,也提升了管理人员和护工的服务水平,让失能五保老人在敬老院享受更加高质量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乡镇敬老院隶属卫生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底,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市提出探索失能五保老人由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将全市141个敬老院交由乡镇卫生院托管,并充分利用现有的食堂、医疗设施、医护资源,对其进行适度改造,为失能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0IZZE4cUVeR\"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3\" alt=\"亳州市乡镇敬老院 让老人有“医”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利辛县城北镇大管敬老院,医生田俊峰正在给孙修敏(中)检查身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各自为政”,到卫生院托管敬老院,再到如今的敬老院隶属卫生院,我市不断探索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将全市141个敬老院交由乡镇卫生院管理,不仅理顺了关系,也提升了管理人员和护工的服务水平,让失能五保老人在敬老院享受更加高质量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被抬进敬老院的老人站起来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修敏没想到,他被担架抬进敬老院后,竟然还能有站起来的一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修敏今年67岁,是一位五保户。2019年年初,长期患高血压的他突发脑梗死,造成行动不能自理,被村干部和卫生院工作人员用担架抬着送进了利辛县城北镇大管敬老院。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孙修敏竟然又能站起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是敬老院照顾得好,不然我这条命估计都没了,哪还能站在这里和你们说话!”7月26日,大管敬老院院民孙修敏笑着对记者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修敏说,在敬老院里,有医生和护士24小时值班,按时给他检查身体,并叮嘱注意事项。在孙修敏躺在床上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由护工帮他翻身子,给他洗擦,并帮助他做恢复训练,“我现在走路还得扶着东西,想走得稳当还得一段时间。医生说能恢复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孙修敏隔一个房间的陆殿选恢复得也不错。因患有脑血栓,67岁的陆殿选瘫痪在床,刚被送进敬老院的时候,身上有多处褥疮。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这些褥疮已经愈合。“在这里……好!”对着来帮他检查身体的医生和护士,老人费力地说了一句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了解,大管敬老院共有老人31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20人,设有内科、外科和心电图室等多个科室,仅仅比乡镇卫生院少了放射科和妇产科两个科室。在敬老院长期坐诊的医生田俊峰是城北镇卫生院的内科主任,去年11月份,他主动请缨到敬老院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特长是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而老年人是这类疾病的高发群体,所以我就申请来了。”田俊峰介绍,平时吃住都在一个院子里,他可以更方便地照顾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我也可以第一时间赶到实施抢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6日,在距离大管敬老院大约40公里的孙庙乡程新敬老院里,院民李宗祥刚做完B超检查。对于敬老院如今的医疗条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表示很满意:“我们和医生都在一个大院子里。我感觉到哪里不得劲了,就直接找医生检查,很方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乡镇敬老院隶属卫生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底,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市提出探索失能五保老人由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将全市141个敬老院交由乡镇卫生院托管,并充分利用现有的食堂、医疗设施、医护资源,对其进行适度改造,为失能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市对于完善失能五保老人的探索仍在继续。根据近日出台的《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规范(试行)》,我市整合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资源,设置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医疗护理功能于一体的敬老院,隶属乡镇卫生院,为政府举办公益性养老机构。乡镇辖区内有1家敬老院的,名称为××镇(乡)卫生院敬老院;乡镇辖区内有2家及以上敬老院的,名称为“××镇(乡)卫生院××敬老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规范》明确,对五保老人中有意愿入住敬老院的全部安排入住;敬老院在完成保障对象供养需求后仍有空余床位的,应本着“低门槛、全覆盖、保基本”的原则,面向社会开放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参照全自理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规范》,乡镇人民政府是敬老院的责任主体,负属地管理责任,民政部门履行养老行政监管职能,卫生健康部门履行卫生行政监管职能,敬老院院长由乡镇卫生院提名并任命。敬老院应配备两个不少于20平方米的房间,分别设为诊疗室和中医治疗室,配置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诊疗室同时向周边群众提供诊疗服务。乡镇卫生院为所辖敬老院配备医生、护士各2名。配备的医生从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团队选派,挂牌上岗。按照“规范护理、适当宽裕”的原则,为全护理五保老人按2:1配备护工,半护理老人按4:1配备护工,全自理五保老人按10:1配备护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调整理顺了敬老院和卫生院的关系,五保老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敬老院原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将重新进行聘用,“有助于他们提升为五保老人服务的意识和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老人在敬老院“都挺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庙乡程新敬老院原来名叫孙庙乡敬老院,现有老人52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18人。在该敬老院院长汝爱军看来,此次卫生院和敬老院关系的调整,绝不仅仅是更换一个名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敬老院隶属于卫生院,可以让老人们享受更好的服务。”汝爱军介绍,在此次调整交接的时候,他们对敬老院的原有管理人员和护工进行了重新聘用。“根据考核结果和征求院民们的意见,我们辞退了一名管理人员和一名护工。”汝爱军介绍,照顾老人尤其是五保失能老人的管理人员和护工需要爱心和耐心,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解除聘用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管敬老院院长江美峰介绍,他们对于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护工的重新聘用的主要参考依据是院民们的投票,“除了一名管理人员因为超龄没有续聘,其他的人员都重新上岗。对于他们的服务态度,院民们都比较满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只能这么享福了!有人端着吃、端着喝,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在谯城区魏岗镇中心卫生院敬老院里,80岁的朱纪青感激地说。去年年初,他搬进了魏岗镇医养服务中心,也就是如今的敬老院,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原来不能行走的他现在在护工的搀扶下可以下床散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了解,目前我市累计筛查摸底符合入住条件的失能五保老人1132人,有意愿入住且现在在院957人。入院后,经过乡镇卫生院精心照护,全市851名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460人能够基本自理,257名有褥疮的老人中有256人已经愈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锦文 蒋加磊\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711011487585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