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玉笛書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些事物在不斷更新演變,鬧洞房的民間傳統習俗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知何時也在我們的眼前慢慢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我記事起就知道,誰家要有結婚這樣的喜事,鬧洞房是舉行婚禮之中必然要走不可或缺的儀式。小時候,對誰家的喜事其他流程都不感興趣,唯獨有兩樣是心有所期。一是早晨,迎娶新娘進門的撒喜果,二就是晚上的鬧洞房。晚上誰家喜事鬧洞房,我只是一個觀衆,喜歡看熱鬧是人的天性,我也不會例外。看人家鬧洞房,懵懵懂懂只是在好奇之中度過童年的一段時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b4de9ea779441b198c980798615a358\" img_width=\"500\" img_height=\"270\" alt=\"巢湖人可記得:兒時的鬧洞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鬧洞房的習俗應該是由來已久,算起來,也有多少年沒有參與過這樣的場合了。儘管這樣的習俗偶爾也有會出現在生活當中,心境和年齡都對其提不起興致,而幾乎不去涉及這樣的場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與鬧洞房的故事和印記,依然停留在童年。我們這裏關於婚禮的習俗是早晨男家去女家將新娘子接進家門,中午舉行喜宴,那些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前來賀喜的,隨禮的聚到一起,在自家擺上幾桌,桌數多的,也有借用左右鄰居的房子,桌子板凳都是主家到村子裏各家各戶東挪西借拼湊的。酒席上推杯換盞,這是農家婚禮的高潮。那時候的婚禮都是在家舉行的,也就是中午的酒宴,而不是現在的在大酒店舉行。晚上就是鬧洞房,過後就是花燭夜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般鬧洞房都在天剛剛擦黑開始,鬧洞房的三三兩兩的往喜主家而去。在農村有一個說法:三天不分大小。所以參加鬧洞房的無論老少,長輩和晚輩都可參與。一般情況下還是青年人居多,不懂事的孩子們純屬湊熱鬧。喜主家也備足喜煙喜糖,來的人,喜主家都會奉上喜糖,喜煙在鄉村女人基本不會伸手要有的。女人對光散幾個喜糖還嫌不夠,臨走了還要索取帶回家給沒有來的人。小時候,也有喜主家大方的抑或是高興,除了給我們幾個喜糖,還會在散喜煙時,不忘遞上一支兩支給不會喜煙的我們,我們當然是來者不拒,接過來,小心翼翼的裝在口袋裏,帶回家給大人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cb71ac6ee0241048e57f68b8aea7d92\"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94\" alt=\"巢湖人可記得:兒時的鬧洞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鬧洞房之前,組團來的,未進門之前,在門口要先放一掛小鞭炮。喜主家的男女主人都是滿臉春風,忙不迭的迎接前來鬧洞房的。平時熟悉的,不熟悉的,純屬來看熱鬧的都是笑容可掬迎進屋,主人家忙不過來的,要派幫忙的,挨個的散喜煙,散喜糖,泡茶水,安排就坐。有時候,一家鬧洞房的現場,要來好幾拔組團來的青年人。主家也是應接不暇,喜慶場合,人再多,主家都不嫌多。一聲有氣氛,二是主家顯示人緣好,大家都來捧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婚禮的大堂屋上首,貼着大紅的雙喜,香案上燃香明紅燭。鬧洞房時,將新娘子和新郞安排在堂屋中間,四周圍滿前來鬧洞房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時候,喜主家的房間小,連門外和窗前都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組團來的,當中都要選一個說好的。所謂的說好,也是一撥人嘴皮子利索,口才好,而且還要有學問,能夠現場編詞,大部分說些祝賀新婚誌喜和吉祥的話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鬧洞房的現場或者說是儀式,沒有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和節目,都是即興而爲。說好的人,也就是說些順口溜,符合鬧洞房時情形的俏皮話、有幽默、有詼諧、有趣味的口語組合,烘托氣氛。鬧洞房說好人舉足輕重,如果說的好,說的溜,往往讓現場的氣氛一下子被點燃,讓現場變得活躍和輕鬆。說好人每說一句話,在場的人不是鼓掌,而是附和着只說一個字:好!無論說好的人說的每一句話的內容是什麼,後面的都是一致的大聲的說好。說好人的情緒就是現場的情緒。是說好的人將現場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人們在歡聲笑語中體味小老百姓的快樂。說好的人不但要用詞語將新娘子從洞房請出來,儀式後,還要用詞語將新娘子送回洞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結婚是每一個人一生之中必然之路,婚禮是最爲難忘的事。農村人舉行婚禮講究個熱鬧,鬧洞房是婚禮流程裏最後的一個高潮部分。在我們這裏將鬧洞房說成鬧房子,鬧房子是一件歡喜的事。在鬧洞房的現場,說好的人每說一個好,便會要新娘和新郞,按照說好中的要求去完成。一般情況下都會要求,新娘子先給現場的人無論男女都有散一支喜煙,還有用火柴將煙點燃。有的頑皮點,故意和新娘子逗,新娘子劃了幾根火柴棒子都不能如願,手足無措,一不能發作,一肚子委屈也只能強忍住。在一旁的人也是連連起鬨,不依不饒。新娘子一邊還有一個伴娘,那時是伴娘大部分都是歲數稍大點,充當着就是爲新娘子保駕護航的作用。一旦有誰故意或者過分爲難新娘子,此時,伴娘就會想方設法替新娘子解圍。鬧洞房的都是同時有幾個說好的,一個晚上,新郞和新娘在一個有一個說好的詞語要求下,表演一個又一個節目。喜慶的場合,衆目睽睽之下,大部分節目都是讓新娘子和新郞難做和難堪的內容。在這樣的氛圍下,只有一些惡搞成分,但絕無惡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鬧洞房的許多內容都是衝着新娘子而去的,倒不是女人好欺負,而是新娘子對鬧洞房的人而言是比較陌生的,還有一個原因新娘子都比較害羞,大部分節目都是勉爲其難,更容易出笑點,能讓現場氣氛轟動起來。那個年代,接受的教育都盡相同,但要求說好人知識面也見多識廣,鄉間鬧洞房的,說好的,年輕人居多,說好人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祝願新人早生貴子,兒孫滿堂,好運連連,兩人要相親相愛,白頭偕老之類的喜慶話語。也有的喜歡說一些不雅的段子,農村人說是有點葷,但不是低俗的,只是和男歡女愛有關。幾乎每一個說好人都會說道,諸如:“今天洞房花燭夜,明年生個胖娃我。”之類的內容。既有美好的祝願也有戲謔調侃的成分。不管歲月如何流逝,只要經歷過鬧洞房的,充當一回主角的,都會終生難忘。時間差不多了,將新娘子送進洞房後。喜主家會熱情一些前來說好捧場的人,酒菜款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6102ed3b38b4e0eb0bcd2eceb480334\" img_width=\"462\" img_height=\"520\" alt=\"巢湖人可記得:兒時的鬧洞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小時候,我參與的鬧洞房的現場並不多,有一個印象極爲深刻的,也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在我們小鎮的街東頭,一戶人家舉行婚禮,這本不稀奇。在當時大家都覺得稀奇的,是新郞和新娘的個頭極爲懸殊。新郞身高大約有一米八幾,又高又壯,十足的彪形大漢;而新娘子身高只有一米三四,兩人走到一起,極不相稱。兩人也不是自由戀愛,媒妁之言,差不多就走到一起了。舉行婚禮的晚上鬧洞房,新郞和新娘子站在一起,由於身高的原因,笑料和笑點添了幾分。早早的,鬧洞房的現場,已經擠滿了人,都是來想看個新鮮。爲了新郞和新娘能夠協調完成說好人出的節目,有人將新娘腳上加上了一個大約有四十公分高的方凳子,彌補兩人之間的身高落差。而今這兩曾經給人們帶來歡笑帶來開心的人已經先後作古,只有故事還在坊間流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鬧洞房時,也有鄉鄰和街坊中壞小子和一些平日裏遊手好閒的混在鬧洞房的人羣中,起鬨說一些讓新郞和新娘尷尬的私房話,也會要求新娘和新郞做一些私房了做的尷尬動作。如若新娘和新郞無法完成,不乏其人的,自告奮勇,扮演假新娘和新郞,要求真新郞和新娘按照他們的話語和動作去做。如若新娘和新郞推三阻四的,便會上前對新娘和新郞動手動腳,尤其是對新娘子推推搡搡的,人上百樣而不同,難覓魚目混珠,也有的不懷好意的,趁機揩油的,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大喜的日子不好好當場翻臉,只有選擇忍氣吞聲。我看過的鬧洞房沒有幾次,年齡幼小,似懂非懂,在鬧哄哄人人羣中,人笑我笑,人鬧還是笑,沒有見過那些過分行爲,只是聽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些年,這些年我一直都有一個願望,既然鬧洞房的民間習俗,說好人詞野應該作爲民俗文化得到保護。一直想記錄曾經鬧洞房說好人說過的詞。我幾次找過兩個當年說好比較流利和順暢的人,一個今年已經七十歲左右,一個也業已五十大幾;問他們說好的詞,準備用文字將其傳承。問他們是否有,沒有書面上的腳步之類的。他們都是回答說,說好的詞都是現場發揮多些,沒有固定的文字和固定的內容,只是場合參與多了,大同小異,順手拿來。今年五十幾歲的和我是鄰居,在他年輕的時候,用一句俗語說是,後背貼畫子,是個熱鬧人,哪裏熱鬧往哪裏趕。但凡打聽到誰家有舉行婚禮類的喜事,經常會鼓動幾個人,結伴晚上去鬧洞房。由於說好比較押韻和順溜,也能現場編詞,有時候不用自行趕去,喜主家也會專門相邀。大家對其說的好,都交口稱讚。偶爾會在一些私人聚會的場合,大家說笑間,讓他來幾段當年說過的好,可能是時代不同,氛圍不同,和當年的感覺大相徑庭。當年說好的詞,斷斷續續的,不成篇章,一笑了之,只得作罷。固然如此,這樣的夙願還是在心間縈繞。假以時日,繼續尋找時機挖掘,讓這些民間文化能夠作爲一段存在過的而保留傳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歲月荏苒, 那時候比之現在,相對而言還是比較保守。傳統思維裏,雖然也有鄉間人的低俗,只是一種佐料,很少有出格類的發生。經常會看到一些社會八卦類的新聞,現在的鬧洞房偶爾也會出現,但惡搞、低俗的大行其道,據聞花樣也在翻新。也不知道是人類文明的進與退,還是人們的觀念的變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62eadd819574618a586ccfb37234525\" img_width=\"500\" img_height=\"400\" alt=\"巢湖人可記得:兒時的鬧洞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與看過的鬧洞房,都是在十一二歲前的事,後來再也沒有在鬧洞房的現場感受氣氛。記憶裏的鬧洞房,是及其有限的幾次。每年身邊的婚禮層出不窮,參加過的喜宴無數,在我們有去體味兒時鬧洞房當觀衆的感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現在,偶爾也會聽聞有些人家婚禮中也有鬧洞房的環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習俗和文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彩。今天,任何事物都在變化,鬧洞房也不例外。鬧洞房曾經每一個新婚男女必然的經歷的一個步驟,以後依然還會繼續。鬧洞房也因隨着時代的前進熱鬧有趣中,增加人文底蘊,不失大體,展現風采,適可而止,遠離那種低俗或者有傷大雅過頭的現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最憶是巢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716563770086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