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山東省將發揮免費培訓政策和引導作用,加強農業工程學科建設、支持企校共建,培養人才。"\u003Cp\u003E8月2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會獲悉,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u003Cp\u003E8月2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會獲悉,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據悉,2020年山東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將達到88.5%、到2025年山東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將達到92%,分別比全國目標高出18.5和17個百分點;到2025年林牧漁加業機械化率總體將達到60%以上,比全國目標高出10個百分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投入專項資金3億元,加快農機研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2015年至2018年,山東省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億元,拉動企業研發投入4億多元。2019年,山東省將農機裝備製造應用作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重要內容,把農機裝備研發創新列入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項目。重點補貼發展了大型拖拉機、聯合收穫機、水肥一體化機械等大型複式、智能高效機械裝備發展,用於補貼先進高效裝備的資金,每年都在10個億以上。在山東省全省全面推進行了農機報廢更新試點,老舊農機報廢量佔全國報廢總量的80%以上。同時實施了農機研發創新計劃,研發新型智能農業生產機械裝備,目前,已形成樣機212個,新工藝183項,82%的研發成果得到轉化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機器換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山東將迎來“互聯網+農機”作業時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施意見》指出,要積極落實農機服務用地、用電、農機購置補貼補優補綠補新,落實農機購置貸款擔保服務等內容。強化首臺(套)保險補貼、新舊動能轉換高端裝備產業基金對技改和攻關的支持推動作用。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鞏固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突出解決花生、馬鈴薯、大蒜種收和棉花采收機械化,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促使良種、良法、良田、良機配套。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機作業”,創新農機服務機制,鼓勵農機服務主體建立多種形式的聯合體,支持建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解決農村“請工難、用工貴”和“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問題。重點對丘陵地區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包括機耕道建設和土地集中連片改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山東省將發揮免費培訓政策和引導作用,加強農業工程學科建設、支持企校共建,培養人才。遴選和培養農機“土專家”,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辦領辦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同時,設立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專家諮詢委員會,明確各級政府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288121042211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