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有点升高,夏天也马上就来了,小编就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古人夏天怎么过呢?这么热的天我们现在有空调,那么在古代,古人们是用什么避暑去热的呢?

炎炎夏日,大家看古装剧中的帝王都是全副武装,穿的是里一层外一层,怎么看都是热的不行,裹得难受,他们就真的不热么?

在初中历史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丝绸之路带通了各地的发展,这也使得很多外国人进入中国经商,而有一次外国人看到中国人官员穿的丝绸衣服,就问,你穿的这件衣服真的好看啊,薄如蝉翼,一定特别舒服吧,于是官员就大笑道,你仔细看看,我这穿的到底是几件衣服。这时候外国商人再仔细一看,就说原来是三件啊,你们中国人的衣物真的是做的精巧。官员再次大笑,我这穿的是八件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在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也证实了那个故事的可信度,一件衣服就48克这代表什么,说明你看到的那么厚重的衣服,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当然了这也算是古人避暑的一个妙招了。

那么除了穿着薄衣外,古人还有什么办法避暑呢,我们另外一个熟知的故事,圆明园。你知道为什么要建造圆明园么?当时皇家就因为避暑所以才建造的圆明园。还有就是现在地处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是为了皇家避暑专用的。

当然了我现在说的丝绸衣服还有避暑山庄什么的,都不是平民百姓家可以享受的到的,那么到了夏天平民百姓有什么办法可以避暑呢?最常见方法还是扇子了,毕竟扇子这东西还是很好弄到的,即使平民百姓家也是可以享受到的。

再就是冰箱了,你没有看错,就是冰箱。但是这种冰箱并不是现在这种的冰箱,而是百姓在家中地下挖出一个地窖,在寒冬腊月的时候把一些冰块放进去,然后到了夏天再拿出来用。在曾侯乙古墓中就发掘出了这么一件文物,一个四四方方的青铜器,这个青铜器是一个双层式的,内胆应该是放置食物或者水饮,而外层就是放置冰块从而达到食物冷藏的作用。那么这件青铜器放置今天的话,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冰箱了。

本以为在古代的人们,抵抗炎热靠的是吃苦耐劳和一身正气,没想到聪明的古人早已经有了冷藏解暑的妙招,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可以安然度日。所以说古人的智慧是我们现在不能想象的也没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