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幼兒的耵聹栓塞不能強行去取,孩子在掙扎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耳道和鼓膜的損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醫生考慮孩子有中耳炎,但是耳屎將耳道完全封死,無法看到鼓膜。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耵聹,我們生活中俗稱爲耳屎,耳屎剛問世的時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滋潤皮膚,保持溼度,還有點弱弱的抗菌作用。這新鮮耵聹在耳道里時間一久,水分揮發後大多就成乾片了。那麼,重點來了,耳耵聹一定要取出來嗎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耳耵聹在沒有威脅到身體健康時是不一定要取出來的。在大家沒有明確表示耳朵不舒服時,不要隨意去掏孩子耳朵。如果有一些耳屎已露在外耳道口的,可以用安全鑷子夾出來。耳道深處,輕易別碰。這種鑷子網上可以買到,還可以夾鼻屎,很實用。滴香油的事不靠譜,對於堅硬的耳屎,醫院有專用的軟化耵聹的滴耳劑,浸泡鬆軟後再由醫生清理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屎堵滿了耳朵,對大家來說,類似於塞了個棉球在耳朵裏,聽聲音會有點小、有點遠。對於極其不配合的孩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晚幾年處理一般問題不大。所謂特殊情況是指以下幾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先期耳屎過多,已結成硬塊,在孩子游泳或洗澡進水後耳屎膨脹而造成疼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家長強行幫孩子掏耳朵已經造成了損傷,而耳屎還大部分存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醫生考慮孩子有中耳炎,但是耳屎將耳道完全封死,無法看到鼓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幼兒的耵聹栓塞不能強行去取,孩子在掙扎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耳道和鼓膜的損傷。所以,迫不得已要取耵聹的話,有時候需要在麻醉狀態下操作,否則,那不是給孩子治病,是在給孩子上老虎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耳屎的事,說簡單也簡單,輕易別去招惹它,一定要整明白的話,讓耳科醫生來解決。平時多運動,勤洗澡,注意個人衛生就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掏耳朵的注意事項,常掏耳朵小心患上乳頭狀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我國自從廢除理髮師用剃頭刀挖耳朵的做法後,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明顯下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401111325086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