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0a660c580d7495a93bebef1b1cf067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73\"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48年5月,朱德(右三)在西柏坡同華北、中原軍區領導人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時我在晉察冀邊區中央局警衛隊工作,領導派我帶領一個班十幾人到山西去迎接中央首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8e619e5c74a482b86d2d38009a79786\"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12\"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傅鍾一家在西柏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西柏坡時期,革命形勢發展很快,首長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忙到深夜一兩點鐘。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張俊卿,石家莊警備區第三幹休所的離休老幹部。1924年生於河北省平山縣溫塘鎮南羅圈村。1938年參加革命,1942年4月入黨。1946年被選調到晉察冀邊區中央局警衛隊工作。1947年調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鍾身邊擔任貼身警衛,直到1970年離開,跟隨傅鍾23年。在傅鍾身邊工作的那些年,張俊卿經常見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親眼目睹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朱總司令搬救兵\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7年3月18日,國民黨糾集重兵進攻延安,中共中央主動撤離。3月29日,中共中央在陝北棗林溝召開會議,會議決定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央前委繼續留在陝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劉少奇、朱德等組成中央工委向華北轉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0a660c580d7495a93bebef1b1cf067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73\"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48年5月,朱德(右三)在西柏坡同華北、中原軍區領導人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時我在晉察冀邊區中央局警衛隊工作,領導派我帶領一個班十幾人到山西去迎接中央首長。我帶着大家從河北阜平縣出發,一路向西急行軍,第二天趕到了山西省五臺縣一個叫東冶的村莊。在那裏,我們接上了中央工作委員會的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首長。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中央領導,那時,我心裏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爲首長站好崗,保證他們的絕對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到中央首長後,沒想到總司令朱德竟然連一件襯衣也沒有!那時候,已經是4月下旬了,天氣開始變暖,總司令穿着一件破棉襖,敞着懷,露着胸脯,微笑着和前來迎接的人們打招呼。那件棉襖,有好幾個地方還露着棉花,不知道已經穿了多少年。看到領袖這身裝束,大家都特別難過,在場的同志們都落下了眼淚。邊區機關的同志連夜找了幾個裁縫爲朱老總縫製襯衣,第二天給老總送去,朱老總這纔有了襯衣穿,不再敞露着胸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安抵達阜平城南莊,中央工委就住在晉察冀中央局機關駐地。之後不久,我被調到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給傅鍾副主任當警衛員。當時警衛分爲兩種,一種是貼身警衛,日夜不能離開;一種是外衛,保衛機關安全。我是貼身警衛。當時傅鍾在溫塘居住,我就到那裏爲首長服務。1947年5月,中央工委機關轉移到平山縣西柏坡一帶,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也隨之轉移到了距西柏坡3華里的夾峪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8年5月,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後,開始在西柏坡指揮解放戰爭的大決戰。由於閻錫山經營山西多年,太原的工事相當堅固,建了許多地堡,久攻不下,我軍的傷亡很大。指揮作戰的徐向前十分着急,就派參謀長到西柏坡向中央首長彙報戰況。朱總司令聽完彙報後,大手一揮說:“走,我去給你搬救兵去!”於是,他叫傅鍾隨他一起去。作爲警衛人員我跟隨首長一起上了車。我一路走,一路想,哪裏有救兵呢?也不知道朱老總唱的是哪一齣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汽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駛着,到了北冶時,路過一條小河,有一個水坑,朱總司令的車在最前面,司機沒有看到,車輪一過,濺了一車水,並且把車也陷住了,大夥兒趕緊把車推了出來。可是,由於水大,朱總司令腳上穿着的馬靴,灌了一靴水。他下車倒了倒水,把浸溼的襪子擰了擰,讓司機繼續向前走。車一直開到了平山縣北冶的兵工廠。一下車,朱總司令就穿着溼漉漉的鞋子給工人們開會。我至今還記得總司令說的幾句話:“工人同志們,太原老打不下來,前線的參謀長來搬救兵,搬誰呢?就是來搬你們!希望你們加班加點,多生產炮彈,爭取早一天把太原拿下來!”總司令的動員通俗易懂,工人們個個幹勁倍增,生產的炮彈源源不斷送到了前線,很快太原被拿了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劉少奇不講求外在形式\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7年4月30日,劉少奇到達晉察冀後,召集地委書記以上幹部開了一次土地改革會議。我們負責會場的警衛工作。劉少奇在會上作了《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講話》。會議開得很簡短,不像現在那麼在乎形式。會場設在河邊沙灘地的一片樹林裏,幾排凳子,前面擺了個桌子,劉少奇就在那個桌子前面給大家講會議的精神。劉少奇提出的土地改革思想,對於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推動土地改革運動的深入,支援人民解放戰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d75eb33741b476da19f0f8e226593b3\" img_width=\"600\" img_height=\"763\"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47年的劉少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會議開了一個多小時。記得當時少奇同志煙癮很大,一支接一支地抽。那時,覺得劉少奇很辛苦,身體也很疲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與劉少奇還有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劉少奇在做白區工作時,和一位國民黨將領有聯繫,在阜平居住期間,這位國民黨將領已解甲歸田,也在阜平,住在一個叫瓜岸(阜平地名,應該是廣安)的村莊,於是劉少奇就想找這位國民黨將領談話。首長讓我負責接送客人。那時候汽車少,而且走山路也不方便。我就要了兩匹戰馬,去接這位國民黨將領。把他接到駐地後,我就搬來兩把藤椅,放在房前一塊空地上。劉少奇和這位國民黨將領就坐在覈桃樹底下談話,我站在不遠的地方擔任警衛。他倆愉快地交談,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談完話之後我又負責把這位國民黨將領送了回去。\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乘坐毛主席的吉普車\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在西柏坡時,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晚飯後我陪傅鍾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去西柏坡村邊散步,我抱着女孩兒,當時才兩歲多,男孩兒在地上走,傅鍾夫婦走在後邊。回來走到東柏坡時,從村子裏開出來一輛吉普車。因爲當時汽車很少,傅鍾的孩子看到汽車非常高興,嚷嚷着要坐車。我就衝汽車喊:“喂,請停一下。”吉普車還真停了下來。我們高興地跑了過去,到了車跟前,我定睛一看,車裏坐着的是毛主席,把我嚇了一跳。但此時主席已經握住了孩子的小手,並和藹地問,這是誰家的孩子?我趕緊回答,是傅鍾主任家的,這時傅鍾夫婦也已經跑了過來,主席趕緊招呼我們上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90a8d84c65641a19daeb2dc6a4edf1b\" img_width=\"600\" img_height=\"691\"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毛澤東在西柏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上車後,傅鍾坐在了主席旁邊,我帶着孩子坐在了車的後排。車上當時有江青和李訥,還有女作家丁玲,她剛搞完土改從獲鹿(今鹿泉)回來,要向主席彙報土改情況,但主席沒時間,只好趁主席散步的時間彙報。車上還有另外一位中央首長的孩子,跟李訥差不多大,擠了滿滿一車。過了一會兒,車開到了總政治部駐地夾峪村東的沙灘,主席和傅鍾他們幾個人下了車,坐在沙灘上繼續談話,我和江青便領着孩子們到旁邊山上玩耍。天黑之前,我們回到沙灘乘車返回駐地。\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受用一生的好習慣\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中央總政治部到達西柏坡後,總政治部主任由劉少奇兼任,副主任是傅鍾,負責軍委總政治部的常務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機關總部就駐在夾峪村地主劉德文家,那是一個大院落,院套院。總政機關人很少,好多人都到前方打仗去了,機關只有一百多人。後來隨着形勢發展,不斷從前方調回一些,人員纔有所擴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8e619e5c74a482b86d2d38009a79786\"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12\" alt=\"警衛戰士眼中的開國領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傅鍾一家在西柏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西柏坡時期,革命形勢發展很快,首長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忙到深夜一兩點鐘。機關一般是夜裏10點熄燈,一吹熄燈號,所有機關人員休息了,但首長還在工作。爲了保證首長身體健康,到夜裏12點以後,喫一頓加餐,加餐是什麼呢?就是一個雞蛋,兩勺白糖,把雞蛋放搪瓷缸裏,用筷子打碎,然後用開水燙一下喫,生活非常樸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西柏坡不久,傅鍾出席了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這次會議結合土改重點討論了開展整黨、整軍問題,並且把具體內容和要求歸納爲進行“三查”,即在地方是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在部隊是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隨後進行“三整”,即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7年12月,軍委政治部遵照中央軍委指示,號召解放軍各部隊利用作戰間隙,用訴苦和“三查”的方法,開始先後進行新式整軍運動。整個運動到1948年夏才基本結束。這次整軍運動是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開展的民主運動,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大發展,對我軍的發展壯大和奪取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起了重要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8年1月下旬,中央工委召開了對敵工作會議,會議集中討論對敵鬥爭和開展對敵政治攻勢問題。會前,傅鍾爲會議的召開做了充分準備,他彙總並歸納瞭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後國民黨軍內部急劇變化的複雜情況,以及人民解放軍爲瓦解敵軍針對不同情況採取的不同政策材料,協助劉少奇、朱德準備了具體對敵政策的報告和講話材料。這次會議,及時解決了各部隊開展政治攻勢的指導思想與工作部署問題,同時對部隊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和政策教育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解決部隊家屬問題,1948年10月,傅鍾主持召開了部隊家屬代表會議,並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和總結,會議以交流經驗的方式,使存在的各種問題得到合理解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8年5月,黨中央、毛澤東到達西柏坡後,黨中央書記處指定傅鍾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參加總部作戰彙報會,當時幾乎天天到西柏坡。西柏坡時期,傅鍾還參加了“九月會議”“一月政治局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工作特別繁忙,連舞會都沒時間參加,在平山住了3年,就參加了一次,這次舞會還不是單純爲了娛樂,而是爲了給夏娘娘(本名黃友梅,多次掩護革命同志,被譽爲“革命母親”)慶祝80大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屆二中全會結束之後,中共中央準備遷往北京。1949年3月16日,傅鍾就把中央機關的幹部召集起來在東柏坡大禮堂做了會議精神傳達。23日喫過早飯,我們離開平山。我們機關是乘四野給的兩輛大卡車走的,由於戰爭破壞了公路,公路坑坑窪窪,車走起來就像搖煤球一樣。走了一天才到了保定,在那裏住了一宿,第二天從保定出發,到了北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傅鍾是參加過長征的老革命,思想覺悟很高,工作能力很強,工作作風也很好。西柏坡時期,工作那麼繁忙,但稍有時間,他就會抓緊時間學習。以至我耳濡目染,受益終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能夠與我們黨和軍隊的第一代領導人工作生活在一起那麼久,見到了那麼多重要的活動,感到十分的幸運。在傅鍾身邊工作的那些年,對我的一生產生了重要影響。看他那麼愛學習,我也買了一套馬恩列斯的生平傳記,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讀。傅鍾知道後,把我表揚了一番。從那時起,我也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陪伴了我這大半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914038824145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