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5XNe0rYsIOy\"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57\" alt=\"鄉村物語:泥罐兒(作者:徐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讀《宋史》看到司馬光的記載: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今人把這段故事總結爲“司馬光砸缸”,而我們知道,宋朝是沒有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缸的,因此司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宋史》上說的甕。甕是什麼?辭典上說是一種盛放水、酒、菜的陶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細想了一下,缸很大而結實,一個七歲的孩子想把它砸破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甕就相對容易一些了,這甕可能就是用土燒製的陶器,壁也薄,容易砸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甕”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還有沒有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我這個年齡最大的八零後把記憶往前推三十年,生活中甕的影像還真不少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逢集的時候街道上人來攘往,在路邊上會有一溜擺開的賣甕的攤位,這些東西全部用陶土燒製,灰黑色,鄉人叫它們土罐子,泥罐兒,溫罐兒,它小的如拳,拃把長,拃把高,大的如缸,肚大腰圓,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像梨,有的如月,瓶口有大有小,有平口的,有縮口的,有敞口的,口外面的壁上有對稱的耳,用來繫繩子。罐厚薄均在一公分左右。賣罐子的手備一枝樹枝,供買家檢查罐子質量,想買罐子的總是用樹枝或者手輕輕敲打罐子的不同部位,耳朵貼近罐體,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是否有瑕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種土罐不貴,是家庭常備用品。我的姥爺用一個拃把大小的泥罐盛水,地鍋做好飯以後將罐子盛滿水放在鍋底,用灰燼的餘溫熱水,冬天裏用這些水來洗臉,溫暖整個冬天。再大一些的泥罐可以用來醃製鹹鴨蛋,那是最有誘惑力的,這些泥罐醃製出的鹹鴨蛋味道好油多。當然,這些泥罐根據大小形狀的不同有不同的功用,有的用來儲存糧食,防止蟲蛀;有的用來挑水澆園,是運輸工具;有的當做夜壺,有的用作喪罐、勞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光荏苒,這種泥罐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也許只有在鄉愁博物館裏面還能見到它們,而在農村,至多也只能見到它們的碎片,鮮見完整的!考古工作者偶爾從考古現場發現完整的,它們多用來盛放銅錢洋錢等值錢的東西。但,泥罐兒,曾經和平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成長,見證着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是我們不該忘記的!\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225186280739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