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15曝光危害後電子煙概念股回應:戒菸,無害,銷往國外)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點名電子煙,曝光了其潛在危害性。

上述節目稱,電子煙同樣會釋放有害物質,危害吸菸者和被動吸菸人羣健康,長時間吸食電子煙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在美國等地,電子煙被列入菸草製品,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把電子煙當做醫藥產品來管理。在國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去年曾特別發佈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

然而,電子煙作爲一個新興的產品,國內的大多數生產企業是打着科技的旗號,把電子煙當作是一種電子產品來銷售,缺乏有效的監管。這樣的准入門檻,比菸草製品和藥品低得多。節目中還提到,多款電子煙產品存在煙液標註不規範或者超標的問題。

這讓外界對於電子煙生產企業潛在的合規風險,以及電子煙行業的前景也蒙上一定陰影。

3月1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對億緯鋰能(300014)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公司參股麥克韋爾(834742)的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投資金額、持股比例、會計覈算方法、是否參與麥克韋爾的日常經營管理以及近兩年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新三板上市公司麥克維爾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電子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麥克韋爾2018年三季報顯示,億緯鋰能作爲麥克韋爾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其37.55%股份。

億緯鋰能在當日晚間回覆深交所問詢函表示, 自2017年7月1日起,麥克韋爾不再納入億緯鋰能的合併報表範圍,電子霧化器業務不再是億緯鋰能的主營業務之一。億緯鋰能不涉及電子煙的製造和銷售,更不涉及“3.15”晚會所關注的煙液超標問題。

根據麥克韋爾此前公告,基於資本市場發展及公司經營發展規劃,擬籌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經慎重考慮,公司擬向股轉系統申請終止掛牌。 也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問詢億緯鋰能, 麥克韋爾是否有上科創板的意向,但億緯鋰能並未對此問題作出回答。

另外,億緯鋰能還指出,麥克韋爾不生產電子煙的煙液。在生產過程中,麥克韋爾執行嚴格的檢驗標準,不存在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形,確保產品標準符合客戶要求以及銷售地政府法律法規要求。

東風股份(601515)也在公告中進行澄清,表示公司未直接生產或經營電子煙相關業務。

“根據與公司參股40%的參股子公司上海綠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溝通及問詢,截止目前, 參股公司綠馨電子及其下屬子公司主要開展低溫加熱不燃燒煙具的研發和銷售,主要銷售市場爲日本等國際地區,未涉及相關媒體報道的有害霧化類煙油電子煙產品。 ”

也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問詢相關的上市公司。

3月17日,順灝股份(002565)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表示, 公司主要開展低溫加熱不燃燒煙具的研發和銷售,不涉及煙液等內容物的生產,且低溫加熱不燃燒和霧化電子煙有明顯區別。工業大麻板塊業務以綠新生物爲依託,開展圍繞工業大麻全產業鏈佈局,對於後續產業鏈的延伸,公司將繼續尋求國內外對外投資、併購,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和合作的機會。

該公司還進一步稱, 工業大麻的種植和加工都需要許可證,全過程都會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嚴格監控,保證公司生產的工業大麻的合法性。315對不良亂象的整頓,有助於規範行業有序發展,長期來看,對公司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順灝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綠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針式內加熱香菸內燃器中國境內相關專利所有者,“公司業務不涉及3·15所報道的有害煙油霧化電子煙等產品,3·15對不良亂象的整頓,有助於規範行業有序發展。”

表態3·15晚會有助於規範電子煙行業的還有勁嘉股份(002191),“3·15晚會對於電子煙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新要求,有助於肅清電子煙市場混亂現象,推進電子煙等新型菸草行業的有序發展。”

針對目前的電子煙政策,勁嘉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截至目前電子煙的監管政策及相關標準尚未明確, 公司在電子煙、加熱不燃燒器具等新型菸草領域已有多年的技術儲備,並積極將產品、技術向中煙公司推介,目前已與雲南、上海、河南、山東、廣西、重慶等中煙公司展開合作。

“後續公司將密切關注新型菸草相關的最新動向,在嚴格遵照國內外新型菸草領域的政策、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的前提下,配合中煙及相關客戶的實際需求開展業務。”

電子煙作爲新興產品,過去十年發展迅猛。根據國金證券統計,2010年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約爲4.2億美元,至2016年市場容量擴大至71億美元,6年增長17倍。預計未來高增長持續。

根據券商的統計,涉及電子煙的還有盈趣科技(002925)、集友股份(603429)。

盈趣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電子煙精密塑膠部件是公司的創新消費電子產品。盈趣科技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去年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下降,降幅分別爲15.97%和18.14%。究其原因,電子煙訂單的下滑,成爲拖累公司全年業績表現的重要原因。

盈趣科技解釋稱,受下游客戶去庫存及產品換代影響,同時新產品產能仍處於爬坡階段, 公司電子煙部件訂單在去年下滑較爲明顯,進而拖累公司整體業績表現。

集友股份在2018年年報中,指出公司的主要業務中也包括電子煙、電子煙油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不過截至發稿,上述兩家上市公司並未對電子煙作出相關回應。

針對“3.15”晚會報道的電子煙問題,全國股轉公司已要求涉及電子煙生產銷售的掛牌公司進行自查,充分披露相關產品是否對人體健康存在不良影響。

潘晴晴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潘晴晴_NBJS58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