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是我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星际穿越-Insterstellar

没看《星际穿越》之前,我并不知道诺兰是谁。后来我知道,他叫克里斯托弗·诺兰,他还拍过《记忆碎片》、《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地心引力》。

诺兰——造梦者

超级英雄一贯是美国人民热衷的话题,人们渴望着有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星际穿越》也有它的超级英雄,只是,与普世大众的那种“英雄救世”的观念不同,《星际穿越》的超级英雄,不是超人,不是蝙蝠侠,而是一个叫做墨菲的女孩,更确切地说,(如果你不觉得做作的话)是爱。

超级英雄,往往意味着异于常人,万中无一

诺兰是一个大导演,但以往人们会诟病他的电影中那种来自人性的冷漠与无情,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个有情怀的导演。不夸张地说,《星际穿越》是诺兰所有电影中泪点最丰富的一部。影片里最让我动容的一幕,库珀通过虫洞重返太空站时,时间已整整过去23年,23年,化成了一段段几十秒的视频,那个叛逆的女孩,那个乖巧的男孩,就在眼前的视频里成长为和自己一般大的人。电影里有首歌叫“Afraid of Time”,这段时空旅行给那个本来平凡的生活按下了快进键,这样的时间让人恐惧,让人悲伤。库珀哭了,捂住脸的痛哭,那样震撼,那样感人。顺便提一句,等待父亲归来的情景,也是诺兰小时候和弟弟的亲身经历。

硬汉的眼泪更令人动容

虫洞、时空旅行,这样令人着迷的词汇让人感到恐惧之处在于孤独。可以想象那么一个情景,置身一个只有你自己的星球,周遭或汪洋一片,或冰天雪地,即使能够生存,也没有人会选择存活,绝对孤独下的生存比死亡更恐怖。这种恐怖,一方面来自孤独,一方面来自人性。

某种程度上,曼恩是可悲的,而不是二元善恶论中简单定义的“恶”。科幻作家韩松说:“大概科幻的魅力就是把人类放到极端条件下,去揭示最深刻的人性吧。”发出虚假信号、抛弃同伴,这种来自求生本能的人性扭曲,与其去批判他,倒不如用“深刻”二字定义即可。

Dr.曼恩,与其说是恶的象征,不如说是真实的象征

我至今还记得,在进入虫洞和进入黑洞视界的一刹,整个音效都静止了,我坐在IMAX的巨幕前,那种巨响戛然而止的寂静,带给我强烈的窒息感,你不知道下一秒会看到什么,你的脑海中飞速的闪现着各种影像,还伴有一些来自黑暗深处的躁动声,这仿佛就是影片伊始的“Ghost”,于是,那些关于“不要走进温和的良夜”的诗句在此刻也与死神的呼唤无异。

这个镜头在我小时候的梦境中出现过

如你所知,我说到了“极端”二字,诺兰就用他一贯的手法在那个五维空间里将极端推向了最高点,那个谜一样的超立方体,库珀几近变形的脸庞和发狂的嘶喊声,是那样震撼,也正因此,那个让你恍然大悟的“stay”显得如此苍白。我想起了开头,库珀决绝的背影,也想起了《大话西游》结尾孙悟空夕阳下离去的身影,他背向紫霞,故作轻松地呼了一口气然后追上唐僧一行人,告别亲情,告别爱情,为了所谓更伟大的价值观。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怀疑,令人着迷的时空旅行,比起所拥有的美好事物,是否还依然值得人们去探索。电影之外关于人性的思考远比电影本身更加耐人寻味。

《大话西游》也是那类“看过很多遍”的电影

距离电影上映已经过去五年了,这部现象级的科幻巨制,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去星际穿越贴吧看一下,还有源源不断的帖子在讨论,究竟什么是五维空间,是谁放了那个虫洞,是谁制造了这个时间的闭合回路,我想,与其对着几个物理理论喋喋不休,不如天真地认为,那第五个维度就是爱,是爱,造就了这场星际穿越。

爱的万有引力

深深记得,那天看完电影回到寝室已是深夜11点,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让我难以入睡,我疯狂的看着豆瓣上关于星际穿越的各种影评,如果让我写一句影评,我会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

“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