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人心因外物所動搖時,那就是良知不夠正,人一旦做到“致良知”才能夠能應對人生的一切。王陽明提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一定要做到,才能真正貫徹“知行合一”的精神。

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安身立命”就是找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工作,過好自己的一生。

爲此,他們通過“科舉”來改變自身命運。人人都想做聖人,但卻並沒有真正當一回事。

反而是王陽明從小就將“讀書做聖賢”定爲自己人生的第一等事。在大部分人追求功名利祿時,王陽明卻追求自己的“道”。

只可惜到了中年時期,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而遭“廷杖”之刑,還被貶入瘴毒一帶的貴州。

王陽明一直以來追求的都是精神境界,他對於“安身立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人生爲寬,學問爲窄

王陽明終其一生都在思考“讀書做聖賢”,那至於如何成爲聖賢?他選擇了在傳統文化之中尋找精髓。

自幼天資聰穎的王陽明將儒釋道學說、兵法思想等融匯貫通,成爲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在王陽明中年以後,心中就只有講學和剿匪這兩件事情了。

剿匪途中還不忘講學,他將這兩件事循環往復,做到極致,直至離開人世。

王陽明圍剿的除了“山中賊”,還有自己的“心中賊”。

在他認爲,做學問與個人事功相比,學問是寬,而事功是窄;但相對於人生來說,人生是寬,學問則是窄。我們並非要寬與窄對立,而是要它們相融。

每個人的壽命有限,但不論是長是短,我們都應該一心一意,修煉自身,等待天命的到來,活出自己坦然、簡單的一生。

2人心爲寬,良知爲窄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後,創辦了“陽明心學”,他所追求的那顆心,就是“良知”。

正所謂“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世上人人都應該有良知,並且致良知,向自己的良知學習,才能擁有想要得到的一切。

這時候寬的是人心,窄的是良知,二者能夠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當人心因外物所動搖時,那就是良知不夠正,人一旦做到“致良知”才能夠能應對人生的一切。

3知是寬,行是窄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就是“知行合一”。他認爲一個人知道而不去行動,就等於不知道,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在一般人看來,讀書就是考取功名,只要將這些枯燥的知識記住就好。但王陽明則是“格物致知”,真正踐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人人都有自己的“心中賊”,也就是人的私慾。當人的私慾被遮蔽時,就需要學習聖人的“致良知”精神,方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知道有私慾,並且除去它們,纔算做到了“知行合一”。這裏的知是寬,行則是窄。

王陽明提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一定要做到,才能真正貫徹“知行合一”的精神!

4心中賊是寬,山中賊是窄

王陽明被貶龍場之後,開始潛心修道,終於悟道成聖,卻不被世人所接受。後來皆因爲他的事功,纔將陽明心學廣爲流傳。

他一生有四大事功:

先是被派去江西剿匪,徹底爲朝廷殲滅了十餘年的賊匪禍亂;

再是被派去平定寧王之亂,這次戰爭真正凸顯了王陽明的軍事才華,也是他的巔峯時刻;

在寧王叛亂之後,朝中宦官因嫉妒王陽明,四處散佈謠言說王陽明勾結亂黨,想要謀權篡位,王陽明機智周旋,轉危爲安;

最後就是晚年時期,他又被派去廣西剿匪,大獲全勝。

多年來匪徒禍亂,朝廷不得安寧,當時派王陽明前去剿匪,朝中官員都不看好,沒想到王陽明卻大獲全勝,徹底剷除了禍患。

他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得益於在軍事上有自己獨特的戰略。

面對山中賊,他能沉着冷靜,隔岸觀火,不輕易出動,做到“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正因爲這樣他才能接連爲朝廷立功。

在這裏“心中賊”是寬,“山中賊”是“窄”。殺山中賊是爲了天下,而破心中賊則是提升自己。

5寬窄相通,纔是大道

王陽明認爲寬與窄是相對且相通的,二者缺一不可。他從來不爲任何一次的失敗找藉口,而是爲自己的成功多找方法,這樣才能更加成功。

若寬是自在,那麼窄就是擔當。根據這類寬窄,可將人類分爲四大類:

第一是“不擔當還不自在”的人,這類人就是普通人,他們庸庸碌碌、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

第二是“不擔當但自在”的人,這類人主要是佛、道中人,他們已經脫離塵世,對人世間不再擔當任何責任,活得瀟灑、自在;

第三是“有擔當但不自在”的人,例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劉備,助他完成了大業,但最終卻導致自己鞠躬盡瘁,他的事蹟令後人感動,每每提起都會傷心流淚。

第四是“擔當又自在”的人,孔聖人曾說人到七十,要能夠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便是人生的終極境界。

6大無是寬,大有是窄

王陽明的一位老鄉——黃宗羲在公元1695年的時候因病去世,享年86歲,當時在臨終前四天曾給自己的孫女婿寫信,留下了一些遺言。

而王陽明在公元1529年病逝於江西碼頭,享年57歲。當時身邊隨從問他還有何遺言?他認爲自己一生心願已了,因此沒留下任何一句遺言。

人面對生死,所表現的是最真實的情感。黃宗羲是“大有”,而王陽明是“大無”,如此一來,“大無”是寬,“大有”就是窄了。

人生有寬有窄,它們相對又相通,要想過好這一生,就得把控好“寬”與“窄”之間的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