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善念、惡念、雜念、歪念等念頭,雖然很難控制念頭的生長,但能夠在根源將它抑制住。“念”總是發自我們的內心,一個人心中想什麼,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是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的。

它們對於人如何修養,提出了三個字,那就是“善護念”。意思就是要好好善待、照應你的本心。

善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要想過好一生,就必須明白這三個字的真正含義,從而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變得更加優秀。要修行,在心上

自古以來,人們修行講究“心誠則靈”,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也不在寺廟中,而是在自己的心上。

所謂“善護念”,就是要讓我們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曾說:“事在心上練”,無論你天資聰穎還是愚笨,只要在小事上不停地磨練自己的心性,那麼自己的“念”就能被管理,被呵護。

生於書香門第,從小衣食無憂,卻在仕途之路遭遇坎坷,不僅被貶至偏遠地區,還曾與死神擦肩而過,但這些並未讓王陽明的內心受挫,他對聖賢的追求從未放棄。

當天理與人慾相遇,那一定會是此消彼長,這時候就需要用我們的個人之“念”來剋制,壓制邪念,使內心更加清明、純正。

陽明心學中也提出了“致良知”,就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絕不能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念”,否則良知就容易被矇蔽,難以達到聖賢之境界。

因此,一個人要想達到聖賢的境界,就必須要護好自己的“念”,小心謹慎,纔能有所成就。

去惡念,清雜念

有道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念”總是發自我們的內心,一個人心中想什麼,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善念、惡念、雜念、歪念等念頭,雖然很難控制念頭的生長,但能夠在根源將它抑制住。

當一個念頭產生時,你能夠決定該留還是該祛。要想做到“善護念”,就必須學會剋制邪念,讓內心保持純正、清明。

孟子曾將人性分爲這四心:即爲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

雖說人性本善,但作惡多端之人早已將善念拋擲腦後,他們的內心充滿着邪念,一旦能夠抑制心中邪念的滋生,那人生就會發生極大地改變。

人的雜念來源於自身的慾望,正因爲人無法專注於心、專注於事,才導致雜念的產生。

王陽明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們要“活在當下”。他說:“飢來喫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曾經王陽明被貶到瘴毒之地——龍場,當地的環境可以說是極其兇險惡劣,但他不僅堅持挺過來了,還在其中悟了道,創辦了心學。

龍場生活的期間,王陽明由一開始的不滿轉爲了接受,再到後來去感染身邊人,他這一心態的轉化正是在告誡我們要活在當下。

從龍場悟道到平定叛亂再到立院講學,他的每一步都是活在當下的產物。

王陽明還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就是讓世人不要執着過去,更不要擔憂未來,只要活在當下即可。

該喫飯的時候就好好喫飯,該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不必想太多。專注眼前之事,就足以控制住這些雜念,從而高效、完美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內心要充滿自信,經常給自己加油打氣,萬萬不可否定自己,唯有下定決心,一門心思做好當前之事,那麼雜念也就不攻自破了!善護念,無所住

我們只知道“善護念”,殊不知它的下半句更精彩,那就是“無所住”。

當你在不停地“善護念”時,就會達到“無念”的境界。即使心中的念頭在自然流動,它也很難停留在某一處,生根發芽。

任何事情,想的越多,越難做成。正如你越想“護念”,這就變成了你心中的雜念,反而越難護好。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莊子

內心明亮如鏡,即使念頭再多,也要讓它稍縱即逝,絕不停留一刻。

孔子在《論語》中寫盡人的一生,到了七十歲時,要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時候人就算達到了修養的最高境界了。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修行的過程,有道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不斷修行,才能越來越好,遇見更加優秀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