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爲期一個月的時間裏,將有來自不同領域的80餘位藝術家匯聚於大沽路上的和豐邑藝術空間,以展覽、演出、講座、公共藝術教育等方式,連續舉辦近50場藝術活動,與公衆分享東西方藝術之美。8月2日下午,一場中西合璧的演出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和豐邑藝術空間舉行,拉開首屆和豐邑藝術節帷幕,在整個八月,將有50餘場藝術活動在此輪番上演。

悠揚的古琴“對話”熱情的迪吉里度管、清婉的竹笛“唱和”渾厚的鉢盂——不久前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上摘得“羣星獎”的打擊樂《和鳴》再度亮相;知名古琴演奏家茅毅手揮五絃,演奏一曲傳說爲蘇東坡所創作的《鶴舞洞天》……8月2日下午,一場中西合璧的演出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和豐邑藝術空間舉行,拉開首屆和豐邑藝術節帷幕,在整個八月,將有50餘場藝術活動在此輪番上演。

開幕現場的音樂演出

開幕式現場

據介紹,和豐邑藝術節由上海大豐公益基金會主辦,是由藝術家們自發鏈接發起的室內藝術節。在爲期一個月的時間裏,將有來自不同領域的80餘位藝術家匯聚於大沽路上的和豐邑藝術空間,以展覽、演出、講座、公共藝術教育等方式,連續舉辦近50場藝術活動,與公衆分享東西方藝術之美。

在開幕儀式上,書法家朱曉東當場執筆寫下藝術節主旨“君子和而不同”,並對其進行闡釋。在接下來的藝術節活動中,朱曉東將主持《書法三論:論名家、論筆法、論雅俗》的書法論壇等。

和豐邑藝術節分爲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兩大板塊。東方藝術以“君子和而不同”爲主旨,分爲“展演論學”四個方面來展現這一主題,涵蓋國畫、書法、篆刻、古琴、古墨、戲曲等十幾種傳統藝術門類。展覽形式既有單一的藝術家個展,也有融合詩書畫印爲一體的綜合性展覽。參展藝術家來自上海、紐約、蘇州、南京、景德鎮等不同地域。滬上一些知名文藝界人士也紛紛加入其中,如古墨界的行家博印堂趙正範今天將推出古墨論壇,美術史學教授邵琦將推出《在中西比較中,看中國畫的特點》論壇;作家管繼平舉辦《文人的性情》書法、寫作論壇等。

參展藝術家張梅紅作品 《陶淵明逸事圖》

據和豐邑藝術空間執行館長、藝術節東方板塊策展人唐陽介紹,在持續一個月的時間裏,展覽會陸續推出。最長展期爲5天左右,最短展期2天。最多一天有4場展覽在一個空間裏呈現。所有展覽都是公益性質,不向公衆收費。“通過舉辦這樣的藝術節,希望每位藝術家’擇而不執’,既要有自己的堅持,又不因自己的堅持而排斥其他,所以藝術節在內容排布方面比較包容,呈現多樣藝術形式。

西方藝術版塊與之呼應,以戲劇、音樂、美術爲核心,邀請到滬上戲劇界領軍人物喻榮軍、袁鴻、水晶以及部分藝評人、收藏家等與公衆分享藝術之“趣”,並將舉辦《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新銳畫家聯展和《對照的風景——日本當代版畫藝術邀請展》兩項展事。

八十多歲的楊思勝書畫作品

首屆和豐邑藝術節不僅涵蓋的藝術門類多樣,參展的藝術家年齡、職業跨度也極大。比如開幕展覽《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集納新銳青年藝術家的油畫、水粉、綜合材料作品;而同爲開幕展覽之一的《東方既白》則是80歲高齡的旅美畫家、醫生楊思勝的國畫書法個展。

開幕展覽現場

開幕展覽現場

作爲“展中展”的日本當代版畫邀請展將於8月12日揭幕,幾乎包括了當下活躍在日本一線的著名版畫家和中青年版畫家作品,這裏有古雅華美的“源氏物語”、有川村紗耶的絢爛色彩、有風鈴丸夢幻又清新的東瀛動漫風……

以漆藝爲主題的百年蒔繪收藏展將於8月7日、8月8日在和豐邑藝術空間呈現,展現的是一位80後漆藝製作和修復藝人收藏和創作的漆藝產品。據漆藝師一髹(藝名)介紹,展覽將展出他收藏的漆器藏品20餘件,以東亞尤以日本到漆器居多,年代距今約50年到300年左右。爲配合展覽,他還將舉辦題爲《迷倒香奈兒的漆傢俱》的漆器鑑賞論壇。

漆藝作品《花鈴》

漆藝作品《淨蓮》

位於大沽路上的和豐邑藝術空間地處上海人民廣場之側。在和豐邑藝術空間的創辦人朱天玲看來,眼下上海新興的公共文化藝術空間如風起雲湧。從硬件設計上精益求精到內容策劃上日益精彩,這些空間幾乎不約而同都在進行“跨界”“融合”的探索和嘗試,這得益於上海作爲國際文化都市、內在蘊含巨大需求並具有廣闊的包容性。

“在非專業化的空間裏舉辦展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卻也是另外一種風景。”滬上知名策展人傅軍認爲,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藝術展雖不以學術性見長,卻往往以創意和趣味出衆,訴求在這個萬物互聯時代“黏粘”觀衆,觸動更多“有趣的靈魂”。

藝術節活動清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