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一来,"我都是为了你好"就堂而皇之的将原本好好的交换意见,偷换成了情感的给予与回报,然后用情感绑架了一切的道理和感受,用无私文饰了突破人际边界的自私,用爱的光环绑架出了"你必须听我的"的强盗逻辑。正如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先接受了我是为你好这么多年,才成长成了一个有能力选择做自己的人。

在问答平台上回答过:"子女不找对象,不愿意结婚,作为父母应该怎么说服孩子?"

"孩子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我该如何劝他回二线城市呢?"

"孩子选择放弃出国培训的机会,我该如何劝他把握机会呢?"……

也回答过:"如何不让2岁的孩子长时间看电视?"

"如何教育孩子规则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包括朋友间的建议、社会的各种规范和制约。

正如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先接受了我是为你好这么多年,才成长成了一个有能力选择做自己的人。"

所以,如果我们抛开所有的前提和环境来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是一种强盗逻辑,这个命题本身就成了强盗逻辑了。

那么,"我都是为了你好"在什么时候成了强盗逻辑的呢?

当这句话并不是站在理解与沟通的角度,而是不顾一切强硬地表达着言下之意——"你必须听我的"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自主性被剥夺,并且是被一种"善意"、"无私"的情感所勒索着,失去了用理性去辩驳的权利。

通常此时抛出"都是为了你好"的某人,他是有意识地将自己放在了情感的高点,巧妙的将原本的讨论变成了不论对错,也不谈利弊,而只论你是否能够回报我的无私奉献。

那么,接下来的逻辑就变成了,凡是违拗就等同于情感的背叛。

如此一来,"我都是为了你好"就堂而皇之的将原本好好的交换意见,偷换成了情感的给予与回报,然后用情感绑架了一切的道理和感受,用无私文饰了突破人际边界的自私,用爱的光环绑架出了"你必须听我的"的强盗逻辑。

亲情中随处可见"都是为你好"

我的一位四十多岁的朋友最近正打算跳槽。说起来也很简单,五年前机缘巧合他跳槽到了现在这家公司做产品研发的部门主管,工作稳定,待遇自然也不错。因为一直单身,加之这家公司又离家近,所以这么大把年纪了,他依旧和父母吃住在一起。

最近,他原来就职的那家公司人事变动,他的老领导升任了公司的一把手,于是就想请他回来负责整个技术部门。很显然,待遇有所提升,面临的压力也会加码。并且,公司离家远了许多,来回也没那么方便了。

这本来是一个相对稀松平常的抉择问题,他也已经基本上答应了老领导的邀请,开始筹划在公司附近买房,张罗着跳槽了。可是,他的老母亲却坚决不同意,理由很多,比如"离家远"啊、"不稳定"啊、"压力大"啊,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他和我们吐槽说:"理由千千万,只有这句没法辩。老母亲的玻璃心,伤的那都是爱啊!"

作为朋友,眼看着他自己都将步入老年队列,却仍然在自主选择中如此的身不由已,我们也只能无奈的深表同情了。

亲人间以"我都是为了你好"为开场的对话,少了真正去理解对方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少了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审视权衡。

说到底,用情感所强调的无非是自己的掌控权,扼杀的是那个人的自主性。

再说个职场的故事

众所周知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中,孙悟空三次不顾一切的棒杀妖孽,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保护唐僧的安全吗?

那么唐僧呢?用肉眼凡胎苦口婆心的规劝孙悟空不可杀生,甚至祭出紧箍咒念得孙悟空痛到满地打滚,将他逐回花果山反省,又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让孙悟空祛除恶念,皈依佛门吗?

两个人都是"为了你好",可是结果却成了互相伤害。如若不是后来孙悟空赤胆忠诚,不计前嫌杀回宝象国解救唐僧,这西天取经的伟大事业可不就夭折在了各自"为你好"的误会中了吗?

再怎么为了对方好,也得有话好好说。就算是上司,就算是经验资深,也不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臆断对方,替对方做决定。

没有了尊重,没有了坦诚的沟通,所有的一片苦心,都不过是一厢情愿,也只有付之东流了。

再亲密的关系也不可跨越边界。

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尊重彼此的独立,意见不同时可以各抒己见,但必须尊重当事人独立抉择的权利。

在这里必须提的一个名词就是心理边界。

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称作边界。相对于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以确保我们拥有独立的自我。

心理边界的意义就在于维护我们内心的独立空间不受外界的伤害,明确责任,不过分依赖,也不过分承担。

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心理边界不清所导致的。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他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卷入,过度干涉,以拯救者自居。当然,这种习惯于任意渗透入他人边界的人,自我的边界也非常的模糊,经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投注在他人的一言一行中。

因此,他们很容易混淆哪些是自己可控的,哪些是自己不可控的,然后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妄图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们会认为自己面对失控而产生的焦虑全是因对方的违拗而起,他们会认为他们为了降低自身焦虑而提出的要求"都是为了你好",并且不容辩驳的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只有听我的,你才对得起我"。

这其中还蕴含着对他人强烈的不信任感,认为他人的感受与独立思考都不值一提,离开了自己的正确指导对方将一事无成。

爱,并没有错。

相信每一位愿意伸出援手给予的建议的人,一定是出自于深信这样做是"为了对方好"的赤诚之心,只是,我们更要坚信对方才是自己人生道路的决策者。

如果真的为对方好,那么,怎会轻视对方的独立自主,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呢?即使是出于爱和关心,突破了分寸和界限就是伤害。

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必须顺从另一个人的意志。"

内在的自由感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心理状态之一。

爱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要意识到他的独立,并且保护好他的界限,尊重他的人生。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