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誰在微信公開誘導用戶進行分享,都將受到嚴厲的制裁。騰訊在《微信公衆平臺運營規範》中明確強調,誘導行爲包括誘導分享和誘導關注,具體是指:。

如何正確使用H5引導用戶規避誘導行爲

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 微信作爲主流的手機應用,已經從初期的即時通訊軟件逐漸發展成爲一個綜合性移動社交平臺。隨着後續新功能(如小程序、搖一搖、朋友圈、微信公衆平臺等)的不斷增加,目前已擁有超過十億的用戶,它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微信廣告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成爲推廣的重要手段。同時,廣告中的誘導行爲在微信分享中成爲常見的現象。相信大家都見過“不轉不是中國人”、“轉發後一生平安”等字眼,這些就屬於用誇張言語脅迫用戶分享的誘導行爲。

一、什麼是誘導行爲?

騰訊在《微信公衆平臺運營規範》中明確強調,誘導行爲包括誘導分享和誘導關注,具體是指:

(2)誘導分享:通過外鏈或公衆號消息等方式,強制或誘導用戶將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爲。獎勵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實物獎品、虛擬獎品(積分、信息)等。

具體包含的類型有:

①強制用戶分享:必須經過分享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於:分享後方可預訂,分享後方可知道答案等。

②利誘用戶分享:分享後對用戶有獎勵。包括但不限於:邀請好友拆禮盒,集贊,分享可增加一次抽獎機會等。

③脅迫、煽動用戶分享:用誇張言語來脅迫、引誘用戶分享。包括但不限於 :“不轉不是中國人”“請好心人轉發一下”“轉發後一生平安”“轉瘋了”“必轉”等。

二、誘導行爲的後果

微信規定誘導行爲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公衆帳號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無論是誰在微信公開誘導用戶進行分享,都將受到嚴厲的制裁。騰訊體育曾經公開誘導用戶參加活動,被微信發現後也是直接封掉。

一般來說,對於第一次違規收到的處罰包括封號30天、攔截鏈接、刪除誘導增加的粉絲、關閉流量主,若發現第二次違規將會被永久封號。

三、怎樣正確引導用戶分享

商業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無非就是維持老客戶的信賴、開發新客戶進行消費,通過老客戶的回訪互動,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從而吸引更多的新用戶,形成良性循環。那麼我們在微信中進行活動宣傳的時候,在合理規避微信運營規則的同時,以結果爲導向達到宣傳的目的就是正確的誘導分享。

1. 提高活動吸引力

2. 變換活動模式

3. 設置轉發範圍

4. K/3 WISE實例應用

四、結語

微信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拼多多 CEO 黃崢在接受《財經》專訪的時候說,微信的政策一直在更改,首先很多時候你不試是不知道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做H5設計之前先了解目前微信對於誘導分享的評價標準,做出合理的調整,正確的利用H5引導用戶進行分享,避免出現封號的情況。

如何正確使用H5引導用戶規避誘導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