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捕捉

杜甫有一句诗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读了数万卷书,大脑中存在许多有用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写出来,就像有神帮助一样那么奇妙。这里的“神”实际上就指的是灵感。

灵感所致,如有神助,水道渠成,大功必成。灵感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大脑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过它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非线性的、非逻辑的思维结果,它的过程不受清醒意识的支配,也就是说,它不是左脑带来的,而是右脑功能充分发挥的结果。

我们的大脑拥有从现实中吸收的许多信息,然后分离成若干个基本单元。例如:概念、方法、事物、思想等,存放在清醒的、自觉的记忆区域,同时也相应地存放于潜意识的区域,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亦是通过对不同认知单元的调用和激发,从而产生新的排列、组合。

通常没有办法直接控制和调出某些灵感,因为灵感是潜意识的活动,如果可以调出的话,就是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它就等于排除了潜意识的功能。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获得灵感,不过我们可以间接地诱导潜意识,让潜意识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触发灵感。那么怎样才能诱导潜意识,触发灵感呢?

加强对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认识,找出它们的关联的因素,让它们彼此之间联系机遇增加,就可以激发出对该事物本质的或现象的激情,从而获得启发。

采用让大脑充分激荡的原理,加强大脑内部认知单元、智力中心之间的互动,从而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在触发灵感的过程中,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方案,在意识的支配下,充分调动脑能,为下意识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良好的成功机遇。

实际上灵感也是物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某种特殊的体现,没有物质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灵感,所以日本记忆科学家小田晋说:“触发灵感,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要向头脑里输人有关某一题目的必要信息,并且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伟大的发现是不可能产生的”。

灵感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来无踪,去无影。如果不能及时地捕捉住它,它就会悄悄地从人们的面前溜走。捕捉对灵感是非常重要的。

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捕捉灵感呢?

第一,必须要保持良好而积极的心态。在饱满的精神和思维状态下,想象力异常丰富,思维异常活跃,因而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捕捉灵感。

第二,突破思维定势的禁锢与干扰。打破常规,抛弃原有的套路,出奇制胜,但也要避免钻“牛角尖”、“死胡同”;在最困难的时候可以把所要思考的对象进行冷却处理,过上一段时间,淡化旧思路,启迪新思维,也可以采用借脑的手法来“借力发力”等。

第三,在原型启迪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联想与想象,从中获得启发。并且牢牢地抓住机遇,不放过一点一滴的思想火花的闪现,并由此深入拓展,从而获得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结果。

第四.把握触发灵感的最佳时机,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非常奇妙的是,灵感往往在最佳的时段内闪现。例如:有的人早晨思维敏捷,奔涌如泉,灵感突至;有的人中午休息过后思维活跃;有的人在傍晚智力大增;而有的人在午夜时分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了解了这种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在我们思维的高峰期思考问题,从而引发灵感。

第五,把握触发灵感的最佳环境。灵感出现的环境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在沐浴中很容易触发灵感;有的人在听音乐中容易触发灵感;有的人在散步的时候,容易触发灵感;有的人在进餐的时候,一边饮酒、一边享受美味、一边聊天,容易触发灵感;有的人在运动的车上、船上、飞机上容易触发灵感;也有的人在体育运动中,比如打高尔夫球、打网球等,容易触发灵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自身触发灵感的最佳环境的选择来诱导和触发灵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