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沛如说:"以前可能就跟其他人一样,我看自己的时候只会看到自己的身材,但我现在再回过去看的时候,我就可以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蛮特别、蛮迷人的地方,庸俗一点讲,就是更爱自己了。她说:因为想要融入大家,我就会故意好笑一点,做一些比较傻的事情,让大家觉得好亲近,因为当你不是标准身材,大家对你的个性的要求是更严苛的。

1

减肥似乎是所有女孩永恒的话题,其实很多人身材已经够好了,却并不满足。

但,对于《大饿》中的阿娟而言,减肥是她不得不做的事情。

因为她真的是太胖了。

200斤的体重,差不多能容纳进两个和她同龄的女孩。

无论是外形还是健康,200斤都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其实除了体重上的不完美,阿娟是一个好女孩。

她喜欢做饭,也很擅长做美食,对待身边的事物永远保持乐观并且充满善意。

她在一家安亲班(台湾的儿童课后托管中心)负责煮饭,跟里面的小朋友都相处得非常愉快,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大姐姐。

在家里也总是抢着帮妈妈做家务,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女儿。

可惜这些优良的特质都被无情的忽视掉,人们只能看得见她臃肿的身材。

她每天面对着,除了外人的嘲笑,还有亲人的不理解。

甚至她的生日都没人能够记得起,只有自己孤独的庆祝。

第二天妈妈迟来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个报好名的减肥课程,并且不断地催促她:你现在不减,以后更难减。

似乎没有好的身材,她就不配得到幸福,不配有人关爱。

在这样的刺激和内心渴望被周围人接纳的饥渴下,阿娟开始了减肥之路。

她疯狂的节食,尝试各种方法让自己瘦,到后来甚至达到走火入魔的境地,去选择做胃绕道手术,就为了把肠胃缩小,实现减重的目的。

经过一番尝试,阿娟瘦了。

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为心理压力和手术后遗症双重影响。

阿娟的味觉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对于身为厨师和爱好美食的她,打击是致命的。

阿娟开始反思别人眼里的她真的重要么?

她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太傻了,她说:去你妈的更完美的自己。

无论胖还是瘦,与其费尽心思取悦别人,不如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2

关于减肥这么痛的领悟,其实也是《大饿》导演谢沛如的真实心声。

小时候,谢沛如被妈妈打扮成漂亮的小公主,属于人见人爱,但是上初中后,她开始发胖,不再被人叫小可爱,反而称号变成了"阿肥"。

这不仅让谢沛如产生了强大的心理落差,也让她变得十分自卑。

她说:因为想要融入大家,我就会故意好笑一点,做一些比较傻的事情,让大家觉得好亲近,因为当你不是标准身材,大家对你的个性的要求是更严苛的。胖子好像是没有性别的,胖子本身就是一种性别。初中、高中我一直不太敢做一些很女生的事情,怕人家觉得有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概是很多胖子的心声。

大多数胖子都有自卑感,如果出了问题都会进行自我反思。

害怕被排斥,所以任何事都会忍耐,从来不发脾气,经常一笑而过。

后来,谢沛如减肥成功后,还是不够自信。

她坦言:到现在,我对于自己作为女生这件事还是不太确定。身材的不安感一直都在,每天还是会去量体重,胖了一点,瘦了一点,都会让我非常在意。

对于曾经胖过后来瘦下来的人而言,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复胖。

意味着又要重新面对那些质疑不友好的眼神,又要再回到胖子的队伍,被当做第三种人对待。

每个胖子内心都有个憧憬:那就是变瘦之后一切都会变好。

但瘦了之后真的就好起来么?

未必。

沈殿霞的女儿郑欣宜就曾在减肥路上进行了无数次斗争。她曾因为胖被人嘲笑难过过,也曾体会过减肥成功的喜悦,可是不断的复胖减肥让她迷失了自我,一度郁闷的无法自拔。

后来,她终于想通了,与其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如活真实的自己。

比起胖,内心瘦下来、静下来,才能找回快乐、真性情的自己。

这也是《大饿》导演想要传递给大家的。

3

《大饿》的女主扮演者蔡嘉茵现实里就是一个胖子。

但是与其他胖子不同的是,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身材。

她之前是一个篮球运动员,退役之后,因为好几个月没有打球,蔡嘉茵3个月内胖了20、30公斤。

变成胖子之后,蔡嘉茵也经历过很多人生的崩溃时刻。

虽然都是些小事,或者说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却让她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难过。

比如说看电影、坐公交车会被嫌弃占到位置;试穿衣服的时候被人侧目;和朋友一起吃饭、上菜的时候,最大碗的那份一定是摆在她面前;变胖之后,和身边人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称呼她的名字活成昵称,直接就喊"胖子"。

每天她都被这些事情影响着情绪,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甚至可能因为,某个人可能只是说"你要不要吃饭",这么简单的事都会气到爆炸,整个人十分压抑。

蔡嘉茵说:"我常会听到别人评论"我不是讨厌胖子,我讨厌个性不好的胖子",但胖子会个性不好,常常就是因为大家对他们很坏,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我觉得类似这些评论很像小美工刀,一道一道小小地划,单独看起来都没有什么,但是加起来之后,会变成一个很大的伤口。"

蔡嘉茵就曾因为这些不经意间的评头论足伤的遍体鳞伤。

后来她慢慢学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从前拼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现在却觉得只要自己健康就好。不去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而是随心所欲干自己想做的事情。

蔡嘉茵在这种状态下找回了消失的快乐,并将其输送给了其他人。

本来谢沛如只是想写胖子的自卑,可是在蔡嘉茵的感染下,电影中的胖子有了更多迷人的特质。

其实生而为人,胖本来没有什么错。

错的是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看胖子的人。

假如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健康的、更包容更自由的环境,那么胖子就不需要过多考虑所谓的社会观感,只要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就够了。

谢沛如说:"以前可能就跟其他人一样,我看自己的时候只会看到自己的身材,但我现在再回过去看的时候,我就可以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蛮特别、蛮迷人的地方,庸俗一点讲,就是更爱自己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更爱自己,不因为被人的眼光改变自己的方向。

做自己不容易,但千万别放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