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周星驰便是如此。

这么多年来,外界对周星驰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有人夸他是天才,也有人骂他是暴君。

唯独他缄默寡言。

黄秋生说:"从来只有别人说他,但从未见过他说别人。以前听他讲过:'自己做自己的事就行了。为什么别人会成功?你又不懂!'我觉得他的品格算是相当不错的。"

1

周星驰的名字,是他母亲凌宝儿起的,出自于《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凌宝儿不同于那个年代的一般女性,她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国民党时期的检察官。

可惜,这种顺风顺水的日子并没维持多久,1950年凌宝儿的父亲判定为反革命分子。

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凌宝儿从广州师范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香港谋生。

无依无靠的凌宝儿在香港举步维艰,就连找工作也需要人担保,万般无奈之下,凌宝儿嫁给了贫民周逸尚,并生下了两女一儿。

由于文化和思想的差异,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

每天两个人都争吵不断,并且这段婚姻最后以周逸尚的出轨告终。

离婚后,凌宝儿一个人领着三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为了养家糊口,她曾一个人同时打三份工,累的筋疲力尽。

但,哪怕节衣缩食,凌宝儿还是希望孩子们生活的好些,常常省下钱给他们买肉吃。

周星驰是家中的独子,吃饭时,姐姐妹妹都会让着他。

而他尽管食量也并不大,但是每次吃饭都会把肉挑到自己碗里。

面对吃不了的肉,他并不给姊妹或者母亲,而是自己都咀嚼一遍才罢休。

姐姐和妹妹自然是不会再吃,每一次,都是凌宝儿吃他嚼过的肉。

最过分的一次,两个月没有收入的凌宝儿借钱买了鸡腿,只为改善孩子们的伙食。

结果周星驰非但没有感恩,反而咬了两口就随手把鸡腿扔在了地上,气的凌宝儿大骂他不懂事,并用荆条狠狠的抽了他一顿。

后来在大姐三妹的劝拦下,周星驰才免于继续被毒打。

放下荆条的凌宝儿抱着三个孩子,一起痛哭了好久。

事后,凌宝儿舍不得浪费,把鸡腿冲了冲,自己吃掉。

但在凌宝儿心中,却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这个儿子太过不懂事,并且十分自私。

二十多年后,周星驰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再次谈起这件事,凌宝儿依旧耿耿于怀:"是的,那时他可真是顽皮啊,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么不容易!"

周星驰这才娓娓道来真相:"不是我不懂得珍惜,而是我如果不这样做,你会舍得吃么?你每次都把肉留给我们,自己却舍不得,只是吃咸菜和粥。只有我咀嚼过,姐姐和妹妹有借口不吃了,你才舍得吃。"

如果不是多年后提起,周星驰应该会把这件事一直掩埋在心底。

口是心非并不一定是大人们的专利,有时候也是过分懂事孩子的戏码。

2

《少林足球》中五师兄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周星驰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和李小龙一样的中国人。

虽然李小龙的粉丝不少,但武术行当早已不是主流,当时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明白,只有学习好,才是正途。

而他的母亲给他起名星驰,就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出人头地,回报社会。

故而,周星驰的梦想,于谁看来,都是如此不切实际。

但,平时寡言少语的周星驰,却十分有自己的主见。

他没事就在家里练沙包,还经常去空旷无人的地方模仿李小龙的招牌动作和吼叫声,偶尔去和小朋友切磋武功,就是希望能够像偶像李小龙一样,成为盖世英雄,打遍天下无敌手。

可是,尽管周星驰看起来如此努力,没有老师指导,终究还是笨功夫。

为了能够让自己真正学到功夫,周星驰决定去拜师学艺。

他知道家里的条件,根本没有多余闲钱,而凌宝儿也不可能愿意拿出钱,给他学功夫。

周星驰只能利用休息和假期的时间来打工,赚取学武的费用。

他拜师于李小龙的师兄黄淳梁门下,学习咏春拳。

由于是名师,一个月学费就高达100元,周星驰攒了好久的钱,也仅够学习三个月。

这三个月,却也是周星驰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不仅武术上进步飞快,也更坚定了对梦想的执着。

他知道将中国功夫继续发扬的办法,就是和偶像一样,成为演员。

后来,阴差阳错,他成为了一个喜剧演员,可在他的电影里,中国功夫从没缺席过。

《食神》中,他误入少林寺,被十八铜人狂虐,最终成功习得一手好厨艺,成为一代食神。

《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是个江南才子,也是个武功高强的书生。

等到他做了导演,第一部便是《少年足球》。

时隔三年,又导演了《功夫》。

为了能将一场露背的戏拍的更细腻,他每天狂练至少一小时功夫,并且苦练自己的背肌。

而每一动作,每一个场景,每一段音乐,他都力求完美。

正常一部香港电影也就一个月拍完,《功夫》整整拍了四个月。

那是他对自己偶像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梦想的致敬。

《功夫》上映后,国内票房1.73亿,国外也是票房奇高,囊括了海内外22个电影奖项和33个提名,并且被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列为50部必看电影之一。

还记得他小学时,因为秀功夫踢坏了班级的门牌,当时校长无奈的离开。

《千与千寻》中说: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人啊,还得自己成全自己。

3

1990年,周星驰凭借《赌圣》一炮而红,从此他的人生如同开挂一样,一跃成为新一代新剧之王。

他不再是那个跑龙套的周星驰,而是被众星捧月的星爷。

那十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是周星驰作为演员的光辉岁月。

随着香港电影日渐式微,周星驰开始转型当导演。

和他合作的搭档开始一个个离他而去,并纷纷公开指责他严苛无情、自私自利、独断专行、耍大牌,宛如片场暴君。

一时间,舆论都导向了对他不利的一边。

周星驰却从来不辩驳,任由人们谩骂。

王小波说:"这是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周星驰,沉默才是最好的反抗。

小时候,家庭不幸福,他便独自一个人坐在窗口,观察街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想到那个沉默的孩子,日后居然成为喜剧之王,周星驰却做到了。

成年后,他跑了十年龙套,才成为真正的演员。有一次,他得到一个机会,有幸参与一部影片的拍摄。为了珍惜这个机会,他拼力做到最好,没想到非但没有表演,反而被导演指着鼻子骂:"演戏又不是力气活,你干嘛像狗一样卖力?"没有人相信那个只会像狗一样卖力演的演员能成功,周星驰却做到了。

对于周星驰而言,能被理解太难。

所以,周星驰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他需要的是,拍电影时做到极致;他关心的是,电影实际所呈现的画面,能不能与脑海中的影像所吻合。

如果觉得角色不适合,他也会枉顾多年交情,最后拒绝甚至失信让人空等一场。对罗家英如此,对吴孟达也是如此。

如果有更好的想法,第二天宁可推翻重来,也要重拍,甚至令前辈都忍无可忍这种反复无常。洪金宝为此愤辞武术指导,良师李修缘骂他忘恩负义。

力求效果逼真,他时常偏执又暴戾,完全不顾及成本和后果。

拍《美人鱼》时,邓超和林允一场吃鸡的戏,反复NG多次,邓超那一天吃了150只鸡,好长时间都不能再闻鸡味,更不想见到窑鸡这个词。

拍《少林足球》时,细节感强烈的他,让年过半百的黄一飞用糖胶玻璃瓶自砸头部,第一次被砸的头破血流,第二次直接被砸晕。

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是如此。

拍《大内密探凌凌漆》时,有一场戏,他背对观众,被张明达当众扇嘴巴。其实当时的角度,完全是可以用替身,周星驰依旧坚持自己。据张明达回忆:我打他的时候已经很用力,但他依旧觉得用力不够,要我加大力度,到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扇了多少回,他才满意"收货"。

拍《长江七号》时,他已年届不惑。有场戏需要他从30层楼掉下来,很多工作人员都担心他受伤,他却坚持不用替身,自己亲自"掉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严谨,他的喜剧,其实都有悲剧的内涵。

可惜当时没人懂。

但没有关系。

鲁迅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他说:"我拍了一辈子悲剧,别人都以为那是喜剧"。

但是没有关系,时间总会让人看明白一切。

多年前,我们看周星驰的电影都笑的不能自已。

多年后,重温时,才发现,笑点没变,但笑过后,却心酸的想哭。

4

《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曾说:"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对她说出那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段爱情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周星驰电影中,一段十分出名的台词。

没人想到,竟然一语成谶。

18年后,他重拍《西游降魔篇》,故事的主角从孙悟空变成了陈玄奘。悲剧的爱情没有变,变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周星驰,这辈子并不缺少爱情,最后却都没有得到。

周星驰说:"我在爱情上面,大家都知道,经过很多生生死死"。

27岁那年,周星驰才开始自己的初恋,这个人便是罗慧娟。

罗慧娟是一个公认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并且十分善良,周星驰亲昵叫她为娟妹。

与娟妹在一起的日子,应该是周星驰一生难得欢愉的时光。

与别人一起讨论剧本,会选择在家里,并且十分愿意咨询娟妹的意见。

大哥大那时候还不普及,周星驰去美国时特意买了一模一样的一对作为情侣机,方便两个人联络。

娟妹一个因为香蕉皮摔倒的糗事,被他笑了好久,甚至在他很多电影都重复出现。

交往一年多的时候,周星驰开始考虑婚姻大事,而娟妹的梦想也是和心爱的人组建一个家庭。

当时周星驰正在拍《赌圣》,便向导演刘镇伟询问意见。刘镇伟觉得周星驰事业刚起步,还年轻,拼两年再考虑结婚也不迟,便对他说:"你先别想着结婚,慢慢来"。

没想到两年后,周星驰和娟妹的爱情走到了尽头,两个人分道扬镳。

分手后,娟妹接受采访时,怨念道:"我对你痴心一片,你为何当我精神病?"

从此,周星驰也没再想过结婚的事。

但,也没停止过对娟妹的关怀。

99年,娟妹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潜水,因为意外一只耳朵失聪。周星驰知道后,十分紧张,甚至委托记者送去祝福问候。

一年后,出席某活动时,偶遇娟妹的周星驰又惊又喜。他小心的托人询问娟妹是否能合影留念,得到肯定后,周星驰才走到娟妹身边。合影后,和娟妹交谈很久,除了客套的问候,还有对她耳疾的关心。

有人说:"他遇到过很多好女人,不管娶到哪一个,都会让世间的男子欣喜若狂,可他却没有任何挽留,就这样让爱情一次次溜走"。

他和朱茵的恋情被炒的沸沸扬扬,周星驰始终没有承认过,反而被气得说她笨。

他和莫文蔚,从情侣回归到红颜知己,却只能止步友达以上。

他和于文凤,由粉丝和偶像变成情侣,谈了十一年恋爱,他却始终不肯给她一纸婚书,不得不以分手告终。

但,罗慧娟却似心口的朱砂,床前的白月光,深刻的珍藏在心底。

在爱情上,他负了爱他的女人,更负了他自己。

五十多岁时,有人问周星驰你还会结婚么?周星驰苦笑道:"还有机会么?"

那时候,娟妹因为胰腺癌不治而亡。

娟妹死前,曾经拍了一个告别视频。视频中的她,虽饱受病魔折磨,却乐观坚强,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留有遗憾。如果人生要想无憾,就要趁现在去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巧合的是,这也是《西游记降魔篇》想表达的主题。

接受柴静采访时,周星驰说:"如果再给一次机会,那时就不要那么忙了。"

可惜,错过就错过,往事不复,人生难如初见。

《无敌》中唱到"躲在天边的她,可不可听我诉说,我的寂寞,无尽的寂寞"。

这份寂寞,无人能懂,希望躲在天边的她能听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