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帶來的這書厲害了,書名叫做《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從名字來看,這是一本歷史書,但這本書和我們平時讀到的歷史又不太一樣,它不太關心歷史上帝王將相們的故事,也不怎麼關心國家興衰的命運,這部特別的史書關心的,是思想發展的歷史,是從古到今一代代的人類頭腦裏在想什麼事情,這些所思所想是因何而起的、又是因何而變的。在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一代一代的人類大腦裏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從人們最早懂得生火做飯,到19世紀末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學說,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裏,我們這個物種是怎麼一步步長成現代人的模樣、形成現代人獨特的心靈世界的。

在進入這本書之前,我們一起先來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如果把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的思想和觀念擺在你面前,讓你去挑選幾項你認爲最重要的,你會選擇哪些?你的依據又是什麼?這恐怕也是這本書的作者、英國思想史學者彼得·沃森在決定梳理浩瀚的人類觀念史的時候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十萬年的物種史,加上五千年的文明史,能算得上我們人類思想觀念的,可謂是浩如煙海:從懂得生火、蓋房子到粒子物理學;從國家民族觀念到商品拜物教;從最早的神靈信仰到共產主義學說——這些都絕對算得上是劃時代的觀念,當把這些思想觀念擺在一起的時候,究竟哪個更重要呢

我們先來看沃森列出的第一個關鍵詞:靈魂。

把靈魂概念列爲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之一,聽上去好像有點不靠譜,但是如果把眼光放久遠一些,縱觀整個人類歷史,你也許就會發現,要說哪種觀念能夠持續而又深遠地影響人類的精神世界,各種版本的靈魂概念絕對是數得着的。其實,我們人類對於靈魂觀念有着與生俱來的興趣,這是因爲作爲人,我們這個物種有一個獨特的本能,就是要爲自己的生活尋找意義。當我們的祖先最早演化出足夠支撐我們思考的大腦的時候,同時也生出了對這個世界的諸多驚奇和諸多的困惑,尤其是針對生命本身的驚奇和困惑。十萬年前在東非大草原,祖先們最早開始仰望星空時,也許第一次感覺到了生命的不可思議,於是他們發明出靈魂這個概念來解釋生命現象,後來也開始用它解釋這個星球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接下來的歲月裏,靈魂概念幾經演化,成爲世界上不同民族思考終極問題時一個共同的出發點。

在作者沃森看來,靈魂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這個概念爲人類思想史上一次次的“內心轉向”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所謂的內心轉向,指的是爲了追求真理而深入地審視自己的內心。簡單點來說,靈魂這個詞承載的是一個“問心”的傳統。中國古代典籍《大學》裏就講“誠其意,正其心”,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會問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與朋友談心時往往還要觸及靈魂。同樣的道理,每當人類的歷史上產生重大的精神危機,總會有偉大的哲人、思想家站出來,主張我們回到內心,以虔敬的態度和自我剋制、沉思,去看看什麼才應當是人類內心應當秉持的最高道德原則。

《思想史》這本書裏講到,人類歷史上發生過至少七次觸及靈魂的內心轉向。其中第一次內心轉向發生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這段時期後來被20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稱作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當時亞歐大陸上的幾個主要文明,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儘管在地理上彼此隔絕,但都像約好了似的,在短短的三百年裏出現了一批大師級的思想家,並且一直爲之後兩千多年人類的精神世界提供着營養。比如,在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由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創的哲學傳統綿延至今,以至於19世紀著名哲學家懷特海曾斷言說“兩千多年的哲學史都是對柏拉圖的註解”;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先知們確立了《舊約》的經典地位,這種以聖書、啓示爲核心的教義模式被後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完全繼承過去,一神教信仰於是成爲當今世界傳播最廣泛的信仰觀念;在恆河流域,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悟出瞭解脫的方法,佛教從此誕生,隨後影響了南亞、東亞以及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在黃河流域,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大地上,也正在經歷着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的爭鳴,儒家學說後來成爲包括朝鮮、日本、越南在內的整個東亞文明共同的倫理規範。

在沃森看來,對於內心的深入思考,成就了軸心時代的各個文明,只不過對於通往靈魂之路,不同的文明給出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有的主張通過宗教的方式,比如希伯來文明主張通過信仰上帝來獲得靈魂的救贖;印度文明主張通過冥想和修行來擺脫永恆的輪迴;也有的主張通過世俗的方式,比如古希臘文明認爲,人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去過城邦中的公共生活,因爲只有城邦才代表最高程度的“善”;而我們中華文明則是把內心的歸宿建立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把扮演好家庭和社會的角色作爲人生應當努力的方向。同樣地,在尋找靈魂的道路上,有的文明更加依賴理性的力量,比如古希臘的先哲們主張“美德即知識”,用思辨的方法回答“什麼是有意義的生活”;印度的佛教也類似,認爲人生的痛苦源於我們的感官和慾望遮蔽了我們的心靈,而邏輯思辨則成爲我們認識真理、通向解脫的重要途徑;但有的文明卻更加依賴情感,比如希伯來思想傳統就認爲,只有通過熱烈而虔誠的信仰,投入我們全部的感情甚至整個身心,我們纔可能擁抱終極意義上的真理;同樣是側重情感,中國古代的儒士們則把道德觀念建立在血緣這種自然感情的基礎上,主張“發乎情、止乎禮”,認爲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情感是所有社會和政治學說的出發點。

作爲第一次內心轉向的成果,軸心時代多元的思想成爲人類觀念史上的一次大飛躍,在這之後,每當社會體制僵化、思想禁錮的時候,總會有人像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那樣站出來,通過重新審視靈魂與內心,爲人類思想觀念的進步以及社會的變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作者看來,12世紀天主教設立懺悔制度、14世紀的文藝復興、16世紀的新教改革、17世紀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命題,直到18世紀末的浪漫主義運動,這一次次的思想事件都是典型的內心轉向,而19世紀末弗洛伊德提出無意識學說,是嘗試運用科學方法認識內心世界而進行的最後一次轉向。歷史上,每一次的內心轉向具體思想和主張雖然都各不相同,但從形式上,它們都是通過訴諸內心來反抗既有的、僵化的和不公正的秩序,不論這個內心深處的東西是叫上帝、靈魂、自我還是叫無意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靈魂這樣一個古老的概念又是常新的,一切的知識、思想和觀念只有回到人的內在才具有最堅實的說服力,因此,訴諸靈魂總是能夠爲我們社會的改變提供最強有力的依據,也正是因爲這一點,靈魂概念成了永不過時的思想武器。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