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6歲的重度中暑(熱射病)患者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的患者。

7 月 27 日,患者發現自己頭昏腦漲、渾身無力,便自行購買了十滴水服用,並讓同事幫忙刮痧、塗抹清涼油。兩天後,症狀並未緩解,但患者並未重視,只是在宿舍休息,開着風扇緩解暑氣,期間還喝了不少溫水。7 月 29 日,患者體溫40 ℃,意識模糊,遂送往醫院救治。

救治醫生表示,患者確診爲熱射病,該病是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中暑類疾病,以高熱和意識障礙爲特徵,可引發並導致人體器官受損衰竭,死亡率達 50% -60%。

中暑分爲三級

01

先兆中暑

人處於高溫環境中一定時間後,會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這時候體溫正常或者稍有些升高,這是中暑的前兆。

02

輕症中暑

不但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狀,同時人體會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跳動等表現,體溫也升高至38.5℃以上。

03

重症中暑

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

在中暑分級中,高女士屬於重症中暑。主要表現爲體溫迅速升高,多半在 40 ℃以上,而病人很快進入昏迷。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牀上 " 熱射病 " 分爲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

勞力性主要是在戶外或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戶外工作者、高溫作業者是熱射病的發病重點羣體;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例如體質比較差的老人、小孩、產婦等,在通風條件比較差、溼度環境比較大的環境中發病。

一旦出現熱射病的症狀,最有效的手段是迅速降溫。醫生建議,首先是脫離高溫環境,把病人趕快移到陰涼的環境當中去,用冷水反覆擦拭皮膚來進行降溫;其次是補充淡鹽水,或者進食含鹽飲料以補充水和電解質。

大量喝水會“水中毒”

爲什麼大量喝水會“水中毒”?原來是體內電解質紊亂惹的禍。

“水中毒”一般是由於大量飲水導致,尤其是在夏天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時發生。

高溫環境下,特別是已經出現中暑症狀的時候,肌體已經丟失水電解質,短時間內大量地飲用白開水,身體會來不及進行“處理”。原因是人體的腎臟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6毫升,一旦攝取水分的速度超過這個標準,過剩的水分會使細胞膨脹,引起脫水低鈉症。

而且,短時間喝大量白開水,沒有同步補充隨汗液流失的鈉、鉀等電解質,那麼人體爲了保障電解質平衡會不斷加速排水,結果引起體內電解質加速紊亂,出現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