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海亦談歷史

今天小編繼續爲大家帶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歷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一場歐戰,英法俄三國協約,對抗由德國與奧匈帝國組成的所謂“同盟國”。塞爾維亞和比利時則分遭奧德兩國攻擊,也立即捲入了戰火。(奧國攻打塞爾維亞,大戰因此爆發;德國攻打比利時,則出於戰略的運用。土耳其與保加利亞也加入了同盟國的戰線。而另一邊的英法俄三國協約,也迅速擴展成聲勢浩大的多國聯合。意大利是被引誘進來的,希臘、羅馬尼亞還有葡萄牙(名義上的味道比較重)也紛紛被拖下水。最實際的要數日本,它幾乎立刻加入協約國,爲的是接替德國在遠東和西太平洋的地位。對於這個區域以外的事務,日本卻毫無興趣。而其中影響意義最爲重大的成員則爲美國,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事實上,美國的介入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性作用。

德國人當時面對着兩面作戰的可能,和日後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情況如出一轍。首先,由於與奧匈聯盟,德國被捲入巴爾幹地區的戰事(不過由於同盟四國當中有三國,奧、土、保都在這個地區,就戰略而言,問題並不那麼緊急),但是德國還有另外兩個戰場,它的計劃是往西先將法國一舉擊潰,然後立即揮師東進,在沙皇帝國來不及動員其龐大的軍事力量之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俄國。兩次大戰,德國均出此計,因爲它不得不這樣做。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這種迅速奇襲的手法有了一個名字,叫作閃電戰。而德國的錦囊妙計前後兩次也都幾乎奏效,可是,最後卻功敗垂成。

德軍在宣戰之後五六週,經過中立的比利時等地,挺進直入法國,卻在巴黎東邊幾十裏外的馬恩河上被擋住了(後來在1940年時,德方的計劃則成功了)。然後德軍撤退了一些,雙方臨時造起防禦工事——法方有比利時所餘地區相助,以及英國一支地面部隊支援。英方這支軍力,後來變得極爲龐大。這兩道防線相互平行,延伸極快,從佛蘭德斯地區沿英吉利海峽一帶,一直抵達瑞士邊境,連一絲縫隙也沒有。法國東部和比利時一大部分地方,落入德軍手裏。以後的三年半里,雙方對峙的情況不曾有過任何重大的改變。這就是所謂的“西線”,西線戰事從此成爲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見的殺戮戰場。

幾百萬人隔着沙袋築起壁壘,彼此虎視。他們日夜在戰壕裏面,過着像老鼠跳蚤般的日子,事實上根本也就是人鼠同居。將領們一再想要突破對峙的僵局,於是每回攻擊令一下,便是幾晝夜甚至幾周無休止的炮火轟擊—日後一位德國作家將之形容爲“一陣陣鋼鐵狂風”企圖“弱化”敵人,迫其轉入地下。然後時機一到,我軍便爬越沙包,身上密密纏繞一圈又一圈帶有倒刺的鐵絲圈作爲保護,一浪一浪擁入此時已成“無人的地界”:舉目一片狼藉,積水成潭的彈坑,連根倒的樹幹,泥漿滿身的棄屍。大夥兒繼續前進,一直到敵人的機關槍再將他們掃射倒地爲止—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數。德軍在1916年(2月到7月)曾試圖突破凡爾登的防線。那一仗總共有200萬兵士交手,死傷即達100萬人。可是德方沒有得逞。

爲了迫使德軍停止在凡爾登的攻勢,英方在索姆河發動攻擊。這一仗打下來,英軍犧牲了42萬人—其中有6萬人,在頭一天攻擊行動裏就告喪命。這次大戰西線的戰爭以英法兩國部隊爲主,難怪在兩國人民的腦海中,這次大戰纔是真正的“大戰”,遠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慘烈多了。法國在這場大戰裏面,失去了兩成兵役年齡的男子。我們若再將俘虜、傷兵、終身殘疾、容貌被毀者——這些“面目全非”之人,戰後成爲活生生的戰爭寫照一道算進去,法國每3名軍人裏面,恐怕只有1人能夠毫髮無損地打完這場大戰。英方也好不到哪裏去,500餘萬兵員當中,能夠全身而退者也沒有多少。英國整整失去了一代——50萬名30歲以下的男子在大戰中身亡,其中尤以上層階級損失最重。這一階層的青壯年人生來就得做紳士、當軍官,爲衆人立榜樣,在戰場上身先士卒,自然也就先倒在敵人的炮火之下。

1914年從軍的牛津、劍橋學生,25歲以下者半數不幸爲國捐軀。德國損失人數雖然遠超過法國,但由於它軍事年齡總人口高出更多,死亡比例就比較小了——13%。比起來,美國的損失顯然少得多(美軍陣亡人數11.6萬人,英國近80萬人,法國160萬人,德國180萬人),但這同樣可以證明西線戰事的殘酷,因爲這是美軍唯一參與的戰區。兩相比較,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陣亡的總人數,雖是上一次大戰的2.5倍至3倍之多,可是1917-1918年間美方的軍事行動,就時間上而言,幾乎不到一年半,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卻長達三年半;就地點上來說,也只限於狹小一區,不似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作戰規模的龐大。西線戰事的恐怖,還有更陰暗的後果。

這一次戰鬥經驗,使得人類的戰爭及政治都變得更爲殘酷:如果大家可以不計後果,死傷無數都在所不惜地打上這麼一場,那麼再來一場又有何不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士—絕大多數都是被徵入伍的兵員——好不容易存活下來,自然憎惡戰爭。可是卻有另一批人,他們雖然也走過這一場殘酷的戰爭,卻並不因此而反對它。相反地,那一段有勇氣與死亡隨行的共同經驗,卻使他們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傳的野蠻殘忍的優越滋味。他們這種心態,在女性和那些沒有作戰經驗的人面前,更是流露無遺。戰後初年,極右派陣營就充斥這一類人—前線作戰的年月,是他們人格形成的重要人生階段,希特勒不過是其中一名罷了。但是,另外一頭極端反戰的心理,也同樣產生了負面效果。

戰後,至少在民主國家裏,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選民再也不會容忍1914—1918年那般殺戮重演了。因此1918年大戰結束之後,英法兩國採取的政策,正如越戰終結之後的美國政策一樣,都假定在這種選民反戰的心理上面。短時間來看,這種怕事心態促成了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西方戰區的軍事勝利。因爲德方的兩個主要對手,一個是躲在殘缺防線後面怯懦不前,而一旦防衛瓦解立刻棄械就擒的法國;另一個則是逃避唯恐不及,生怕再次把自己捲入大規模的地面戰鬥,免得重演1914—1918年的歷史再度造成自家人民慘重死傷的英國。而就比較長期的影響而言,民主國家的政府爲了愛惜自己國民的性命,卻不惜將敵方百姓視爲草芥。1945年落在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其實並不能以求勝爲藉口,因爲當時盟國得勝已如囊中取物。原子彈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爲了減少美軍繼續傷亡。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大概還有一個念頭,就是不想讓當時的盟邦蘇聯佔去擊敗日本的大部分功勞罷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裏,各位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來評論!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