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剛上映不久就口碑炸裂,收穫瞭如潮水般的好評,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從中找到了精彩十足的看點。截至8月7號,電影票房已經達到了29.55億,豆瓣評分高達8.6分,網友感嘆於它的精良,並感到一種由衷的欣慰與自豪。然而在好評如潮的對立面,不少家長對《哪吒》給出了"差評"。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差評一:電影中的哪吒顛覆以往形象,變成了邪惡的"魔丸",跟以往作品中偉大、光明、正面的形象截然不同,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衝擊。

差評二:哪吒得不到陳塘關百姓的認可,就一度自暴自棄,做出了很多破壞性的行爲,陷入"魔童"自我認知的他太過負面,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也給家庭教育增加了難度。

差評三:李婧夫婦過於寬容,很少批評哪吒,要是嚴加管教,哪吒還會這樣嗎?這部電影實在沒有意義。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總的來說,這些家長認爲《哪吒》傳播了負面的思想和錯誤的教育理念,然而這些家長真的看懂《哪吒》了嗎?

《哪吒》中的教育哲理,家長應該看懂

【皮格馬利翁效應】

也被叫做"期待效應",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即使其他人是無意識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自己喜歡、信任的人,人們會下意識地接收這些訊息,從而使情境適應期望。

也就是說,讚美和期待是具備能量的,能促使一個人向善,變成更好的自己,增強自我價值。就像在電影中,李婧夫婦撒下善意的謊言,讓哪吒以爲自己是斬妖除魔的"靈珠",讓他變得快樂,爲除妖奮鬥。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而陳塘關百姓的偏見,則是一種錯誤的期待。其實這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家長在自家小孩開始做某件事之前,就直接說"看他那樣子,怎麼可能做得成"、"這樣就行了,反正他也做不了更好"。

可能說這些話只是想刺激小孩努力,卻沒想過孩子可能因爲父母的不信任、不期待,從而產生不自信的心理;甚至還可能自暴自棄,認爲"說我不行,我爲什麼還要努力"。學會鼓勵孩子,掌握引導孩子的方法,是爲人父母的必修課。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父母的陪伴不可或缺】

電影中,李婧夫婦整天忙着斬妖除魔,母親好不容易有空陪哪吒玩,結果沒玩到盡興,又不得不去降妖除魔了。看着哪吒落寞的身影,這情況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現實中大多數父母都忙於工作,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長大了跟自己不親,到時候再來問"爲什麼孩子對我冷漠"。並且很多家長都沒意識到這一點,爲了彌補缺少的陪伴,對孩子予取予求,帶出了一個個現實版的"魔童"——熊孩子。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如何讓孩子不再叛逆?讓他知道你愛他】

一開始,哪吒以爲父親爲了保住陳塘關總兵的顏面,纔對自己這麼"狠";後來他發現了以命換命的事實,這也讓即將崩潰的哪吒迷途知返。

中國的父母很少把愛掛在嘴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十分嚴厲,一些叛逆點的孩子,就以爲爸爸不愛自己,從而做出抗爭的舉動。適時地表露自己對孩子的關心,相信他不會抗拒跟你溝通的。

《哪吒》口碑炸裂的對立面,不少家長給“差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帶自家孩子去看《哪吒》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育生活點滴。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爲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