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里,鲁智深带着二龙山的人马上了梁山,头领一共七个,分别是鲁智深、武松、杨志、施恩、张青、孙二娘、曹正,形成梁山上的二龙山系。

如果眼光放宽些,把少华山、桃花山、白虎山的好汉也编入二龙山系,史进、朱武、陈达、杨春、李忠、周通、孔明、孔亮算入的话,二龙山系一共15位头领,约占梁山头领的七分之一。

梁山上除了二龙山系,还有晁盖系、宋江系、登州系、芒砀山系、黄门山系等,其中宋江系最大,晁盖系次之,二龙山系排在第三位。

晁盖死后,其成员大多数和二龙山系搞在一块,与宋江系对垒。

当初鲁智深等人倾家荡产上梁山,真心诚意。谁知宋江老是念招安的经,冷了弟兄们的心!

宋江不傻,知道鲁智深、武松为代表的二龙山系在梁山各山头中的影响力不低,遂利用一切场合,宣传招安思想,强力灌输,你晕他还灌。

因为二龙山系为代表的好汉,不愿意招安!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宋江系并非铁板一块,像李逵、杨雄、石秀等人,不喜欢招安,想法和二龙山系好汉接近。聚在一起喝酒,言语间讽刺挖苦宋廷,拿宋廷开刷,那是家常便饭。

宋江无奈,只得把李逵等人当成出气筒,口口声声要割李逵舌头,甚至割李逵的黑头。

招安玩到这一步,连保镖也开刷,真难为宋押司了。

小编分析至此,书友们应该有这个感觉:宋江系和二龙山系水火不容

怎么办呢?

宋江很会动脑子,每次出征,让晁盖守寨,自己亲自上阵,竭尽全力拉拢降将,增加招安粉丝,为打好招安牌做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

卢俊义、关胜、呼延灼、董平等牛人被宋江成功说服拉拢,就连晁盖系的铁粉吴用,也成了招安的支持者。可见宋江的公关能力,实在太强了,强得可怕!

玩来玩去,宋江如愿以偿,招安成功。

阮小七换御酒没用,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反对招安,也没卵用。

宋江铁了心招安,要让梁山好汉个个当官,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施耐庵这样写,并非春秋笔法,而是总结历代农民起义的规律,得出的正确结论。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不管成功与否,不可能建立一个崭新的为百姓谋福祉的政权。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一个样!

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模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二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的政权模式,就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模式。

其间发生大大小小数千次农民起义,除了刘邦、朱元璋等少数农民起义成功外,其余均失败了。

施耐庵自然看清了这一点,只得把招安当成梁山起义的归宿。

因为迟早会被朝廷镇压,失败是必然的,不如归顺朝廷,留条活路。

可历代封建统治者,会给归顺的农民军将士活路吗?

历史的事实在于:基本不给归顺的农民军将士活路,大多被罗织罪名杀害,绝少数人侥幸活了下来。

招安后的农民军将士,要在黑暗腐朽的封建王朝大厦里生存下来,须步步小心,处事圆通,才有一线生机。

因为在封建权贵们看来,招安后的农民军将士,始终是另类,不是王朝核心圈的人。

不愿招安的二龙山系为何斗不过主张招安的宋江系,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农民起义注定会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