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入晋,五胡乱华,晋室南渡,是中国历史大变动时期。

有晋二代,史称西晋和东晋,血脉是相连的。

不管西晋还是东晋,可圈可点的实在太少,没为后人留下多少科技发明、文化艺术等闪光点,而是大动荡、大屠杀。真善美的东西干得少,假恶丑的东西干得多。

尤其是桓玄篡晋,改东晋国号为桓楚,使东晋皇室的威望,降至冰点。桓玄之乱虽平,但东晋皇室再也没有能力号令天下了,不值钱了。

如此说来,桓玄打碎了东晋皇室的奶酪。

桓玄何许人也,干了哪些龌龊之事?

此人乃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将领,大司马桓温之子。

说起桓温,不得不提一下他废帝立威的事。他诬称晋废帝司马奕没有产生后代的能力,逼迫褚太后废去司马奕帝位,让司马昱做皇帝。桓温擅行废立,打破了晋朝皇位传承的规矩,此后皇室威望大跌,江河日下。

桓玄继承桓温"光荣传统",继续打压东晋皇室,后来索性废除晋室,自己做起了皇帝。

公元403年12月3日,桓玄登基为帝,改元"永始",建立桓楚政权,封晋安帝司马德宗为平固王,正式篡晋。

尽管桓玄大力清除异己力量,尤其逼得北府军核心人物刘牢之自杀,肢解北府军。桓玄认为天下军权在我手,我想咋样就咋样,谁和我过不去,我就搞谁。

因为桓玄亲友圈的人大多奢侈无度,为人傲慢无礼,渐渐失去天下人心。

北府军没有被桓玄全部清除,公元404年2月17日,原刘牢之部将刘裕率领原北府军精兵千余人,在京口起义,杀死桓玄族人桓修、桓弘,列数桓玄篡晋罪状,声称拥护晋室,反对桓楚政权,从而开启了讨伐桓玄势力的大幕。

几个回合下来,刘裕率领的义军屡战屡捷,狮子滚雪球,越滚越大,打得桓玄军满地找牙,节节败退,一直退到荆襄一带。

桓玄打不过刘裕,只得劫持晋安帝司马德宗,作为护身符。

后来刘裕下令攻打荆襄,桓玄军大败,桓玄带着少数亲信,一路狂奔,逃到江陵。

忠于晋室的益州刺史毛璩假意邀请桓玄入川,说宁州刺史毛璠刚刚去世,正好有个空缺,就由你桓玄来做吧。

此时桓玄威风扫地,顾不上"天子"颜面,立刻答应了下来。

谁知毛璩派侄孙毛祐之及参军费恬等领数百人送毛璠丧至江陵,要求毛祐之、费恬诛杀桓玄,救出司马德宗,恢复晋室。

桓玄哪知就里,亲自到江陵城西的枚回洲迎接毛璠丧葬队伍,结果桓玄乘坐船只遭到毛祐之、费恬军队的围攻,益州督护冯迁跳到桓玄船上,提刀直奔桓玄。

桓玄说我是皇帝啊,拔下头饰给冯迁,请冯迁刀下留情。

冯迁说你是假天子,我杀天子的叛贼!

结果桓玄死在冯迁刀下,传首建康。

晋室被桓玄这一闹,皇威全无,刘裕乘机崛起,开启了刘宋时代。

桓玄作为晋臣,不忠君报国,干大逆不道之事,兵败身亡,咎由自取。

历代废帝自立者,大多狂妄自大,不会有好下场。桓玄的可悲结局,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相关文章